从中央电视台的劳务派遣看广州劳务派遣的发展方向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佘佐林 发表于 2008-12-22 09:27评论1 条 阅读619 次 广州劳务派遣市场有待开放,广州劳务派遣公司需要扩大思路。 来源:光明日报 用人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破除“铁饭碗” 、“铁交椅” 等终身制之后,如何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起一套既能适应转型期单位运转的需求,又能从根本上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新机制,是所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2003年以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央电视台通过用 人制度上的不断探索,尝试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引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来。通过以人力资源外包——即劳务派遣的方式对原编制外用工进行公司化管理改革,以制度创新的方式解决了困扰电视台十几年的不规范用工问题,为电视行业乃至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经验。 一、用人瓶颈与编制外用工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中国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全国电视行业龙头的中央电视台更是如此。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电视台是事业单位,在用人上受国家编制的严格制约,不大可能按照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微观、即时调整,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电视台的用人自主度,使电视台难以根据组织规模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数量。也就是在中央电视台事业发展最为迅猛的15 年间,中央电视台的人员编制仅仅增加了 470 人,就连“焦点访谈” 等品牌栏目,也是在没有人员编制、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开办的。 事业发展需要人,编制又无法解决,怎么办?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了解决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一些栏目、部门开始以编制外用工的方式从同行业其他单位或社会上引进人员。截止到 2003 年 5 月,在台内工作的各类编外人员总数达到了 7142 人,是编制内人员的2.85倍。编制外用工是为了适应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用工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约中央电视台发展的燃眉之急。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用工方式也给各项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进人随意性较大,用工不规范。在各种编外人员中,有经台人事部门批准后聘用的,也有各部门或科组、栏目自行聘用的,非常混乱。这些编外人员游离于国家劳动政策法规之外,无法与事业体制的电视台确立劳动关系。 二是编外人员报酬发放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