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中医保健方法保生歌欲得小儿安,常带饥与寒。肉多必滞气,生冷定成疳。胎前防辛热,乳后忌风参。保养常如法,灾病自无干。12月龄中医保健•【中医饮食调养】•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2.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添加辅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中医起居调摄】•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逐渐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4、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5、经常到户外,适量见风日,增强体质。•【中医推拿方法】•(一)摩腹•(二)捏脊•24月龄儿童中医保健•【中医饮食调养】•1.“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2.纠正“儿童多吃,身体胖,就是健康”等有关饮食的错误观念。•3.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中医起居调摄】•1.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以夜间睡觉为主,早睡早起,日间午休1次约1.5-2.5小时。•2.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安排适合的锻炼项目,如成人牵着行走、游戏玩耍。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4.关于衣着保暖,古人有头要凉、背要暖、腹要暖、足要暖等说法,以及“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等经验,可资护养参照。••【中医推拿方法】•(一)按揉迎香穴••(二)按揉足三里36月龄儿童中医保健•【中医饮食调养】•如前•【中医推拿方法】•按揉四神聪穴:•1.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4~6岁儿童中医保健•【中医饮食调养】•1.食物品种多样化,以谷类为主,提示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2.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经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3.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中医起居调摄】•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运动保健】••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排球等。•【常见饮食宜忌】•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腹泻:宜进食薏米仁、山药等;忌生冷、油腻食品。•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寒凉、煎炸、甜腻食品。一儿童常见按摩手法•经常运用小儿推拿,可以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儿童常见按摩手法•从按摩的手法特点可为以下7种:•运法(拇、中食指弧形运动)•揉法(带动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有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等。)•按法(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摩法(在治疗部位做环形的、有节律的摩动手法称摩法。)•推法(紧贴治疗部位,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拿法(指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紧捏一定的部位。)•捏法(与拿法相似,但需将肌肤提起。操作方法有两种:①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②手握空拳状,用食指中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儿童常见按摩手法•从按摩的目的可为以下三种:•补法(回旋运动、顺时钟运动、由远及近、轻、慢的手法为补。)•泻法(直线运动、逆时针运动、由远及近、重、快的手法为泻。)•清法(又称平补平泻法,主要是指手法力度均匀,不快不慢。)6~12月龄儿童按摩手法•摩腹•位置:腹部,以脐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