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的转变“上帝要惩罚谁,就让他去做制造业好了。”这是流传在中国制造业老板圈子里的口头禅。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做实业的人几乎都成了茫然的“夜奔人”:焦虑、恐慌、活着、死去……5 月 27 日,吴晓波通过严密的历史推演,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开掘出了一点光亮——2016,中国制造迎来黄金五年。未来五年,中国的产业经济是面临总崩溃的悲惨命运?还是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型,所有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历史:四次转型制造业最苦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最辛苦,从 1978 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 4 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从 197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1978 年之前是以中国军工业为重点的国家,以军工优先。78 年以后邓小平讲改革开放,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爆发了,要搞民生建设,要发展轻工业。78 年中国的制造业非常落后,当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 1/3,我们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第一次转型,1978-1992 年,当时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转型的主力军,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而是乡镇企业。我们现在不谈乡镇企业,而是谈民营企业。那一段时间,中国有 4 年的时间是乡镇企业的转型,特别是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加工业。在军工重化的体系以外,这些基本上是做钮扣,编制袋,做衬衫,做电缆,做铁锅,自行车,印染等等。这些企业慢慢的崛起,然后把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挖走,把国有企业的设备也挖走。当年广州有一个广交会,一年两次,建国以后搞的,中国建国以后历史最悠久的商品交易会。当年这些轻小集加的企业跑到广州来,他们是没有资格进入到广交会。在 1985 年之前中国的乡镇企业里面,不允许有大学生,没有一个大学生,大学全部是国家分配。1986 年以后中国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到杭州调研,万象集团,万象集团的老总 1940年出生的,现在还在。宋健对他说,你对国家有什么要求?他说也没有什么要求,给我个大学生。宋健说回去想办法,国家科委回复,8 万块钱一个人,我给你大学生。1986 年的8 万块大概相当于现在的 8 千万。1986 年花 8 万块钱请了一个大学生,跑到广交会,也没让进,要进去?加入协会。有些人不舍得花两百块钱,从窗户爬进去。在广交会的会场旁边自己搞一个民营的商品交易会,到今天还在。浙江人为什么很厉害?浙江人在 1990 年之前,浙江商人在全国的名气都很臭,为什么?温州人当时搞商业,到了 92 年以后浙江人变得非常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