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预制密肋空腔楼盖体系1、体系简介基于空腔构件的新型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结构技术,是由预制的空腔构件、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密肋梁和框架梁共同组成的水平楼盖体系。该技术包括空腔构件、双向密肋空腔楼盖及其施工工艺三大部分。其中,空腔构件是一种由上下两块钢筋混凝土板、四周侧壁为硬质材料组成的空心腔体,能够起到受力、支模、增加楼板刚度和减轻楼板自重的作用。双向密肋楼盖则由空腔构件、密肋梁、框架梁三者之间通过构成网状正交的密肋空腔楼盖体系。其特点在于无需绑扎楼板钢筋和现浇楼板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施工工艺则是包括空腔构件的生产工艺及该类楼盖体系的施工成型的全过程。预制密肋空腔楼盖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楼盖形式,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由于其采用空腔构件而便于装配化安装、施工简单、工期短;且室内顶棚平整、无需重新吊顶、具有良好的建筑空间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2、工法特点1)降低主体结构的框架梁高度,形成无梁空腔楼盖,大幅度降低建筑层高;2)楼面底面平整,楼板下内隔墙可以任意间隔,为用户提供更多灵活、舒适、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室内空间布局;楼板无需吊顶,管线吊挂方便;3)楼板采用封闭空腔的结构,可大大减少楼层噪音的传递、提高楼盖的隔音效果;同时减少了热量传递,使得楼板的隔热、环保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4)施工中可采用平板模方式,支模方便,模板的裁剪及损耗大为减少,节省模板 60-70%。3、适用范围本技术适用于大跨度、大开间的商业建筑、教育及会展物流、地下矩形空间的建筑及工业建筑,尤其对隔热保温隔音要求较高的教学楼、会议室、科研楼、图书馆和对层高要求较严的地下工程、人防、大型会展中心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显著的优势。4、施工工艺1)支模2)绑扎钢筋、预埋管线3)空腔构件运输进场及运输4)空腔构件的起吊、安装与调正5、施工吊装、开洞等技术处理方案1)密肋空腔构件吊装技术要求由于密肋空腔构件体积较小(一般为 lOOOmmXIOOOmmXH,H 为厚度),单个重量一般在 250kg〜300kg 之间,因此用现场的塔吊就可满足要求。施工时可一次性吊装数个构件至施工作业区,然后再通过塔吊或其它更小型的起重吊装设备将构件摆放到位即可,无需繁琐的钢筋对孔,构件对接等工作。对现场的施工工人无特殊的施工技术要求。2)预制密肋空腔楼板后期开洞处理由于密肋空腔构件大多为 lmXlm 见方,构件周围均为现浇密肋梁,因此对100mm 直径以内的小型洞口可直接进行开洞处理,对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