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测量方案1、总则为了保证隧道相向开挖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并使各项建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确保测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准确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中隧道的相关变化量,为隧道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以便于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方法,确保隧道施工顺利准确,施工安全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方案。2、测量内容在隧道施工测量中,测量作业的任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施工放样测量和监控量测。施工放样测量包含:地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复核;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隧道洞内导线测量及水准控制点测量;隧道中线放样及标高控制;洞内结构物施工放样测量及检查隧道贯通测量;无碴轨道道床施工中线及标高控制测量(若有);竣工测量,包含线路中线测量、隧道净空断面测量。监控量测包含:洞内外观察;初支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初支拱顶下沉量测;隧底隆起监测(若有);二衬水平净空变化值量测;二实隧底隆起监测(若有)3、执行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H2001.9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指南》(铁建设【2007】76号)《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4.隧道施工测量方案隧道施工测量采用分级控制、洞内导线控制,减少误差传递,加强复核,保证贯通精度的原则进行控制。4.1控制测量4.1.1、水平控制网:洞外控制:控制测量在设计院的CPI、CPII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复测后使用,由于CPI、CPII控制点的密度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需对CPI、CPII进行下一级别的加密控制,加密控制采用低一级别的GPS加密或导线加密的方法进行,导线加密为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一级导线的精度进行布网和测量。洞内控制:为保证洞内中线的施工精度,洞内控制采用导线法进行控制,洞内导线布设根据隧道长度不同,分别采用单导线或双导线的方法进行传递,对于大于2Km的隧道,洞内导线采用双导线进洞,小于2Km以下的隧道,可采用单导线进洞。洞内导线应布置成导线环的方式,以保证导线精度和防止错误,导线环边数一般不大于8条,导线边长控制在80~120m为宜,最长不超过200m,短边不小于60m。洞内导线精度仍按洞内控制网同级精度进行测量,即按一级导线精度进行控制。4.1.2、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在设计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基础上进行,对原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后使用,为保证高程控制精度,复测后若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值使用。水准加密:水准加密在每个隧道口设一至两个水准加密点保证隧道施工的标高控制,加密从复测后的二等水准点引入高程,加密水准线路按四等水准的要求进行测量,往返测或双往测后比较较差符合规范后推算加密点高程。洞内水准点传递:为保证洞内标高控制精度,洞内水准点离施工面原则上不超过500m,洞内水准点宜布置在衬砌断面上或不易破坏的地方,每不大于500m一个向洞内传递,洞内水准传递精度与洞外水准加密精度要求相同。4.2、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隧道开挖的贯通中误差规定为:横向±50mm、高程±25mm,极限误差为贯通中误差的2倍,即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L/5000(L为贯通距离,以km计)。为保证隧道衬砌平顺及减少中线误差调整,本项目的隧道贯通误差在规范规定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控制,采用规范规定隧道纵横向贯通误差与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进行控制,贯通误差分配如下表所示:隧道横向与高程贯通误差分配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总贯通中误差规范控制规范控制规范控制横向贯通中误差≤±30mm≤±15mm≤±40mm≤±20mm≤±25mm纵向贯通中误差L/10000L/20000高程贯通中误差≤±16mm≤±10mm≤±20mm≤±10mm≤±25mm≤±15mm5、隧道施工测量的具体内容及要求5.1洞外测量控制网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