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概述●卵泡膜细胞瘤(OvarianThecoma,OT)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组织的少见肿瘤,多为良性,常有内分泌功能,少有恶性肿瘤报道,该肿瘤占全部卵巢肿瘤的0.5-1%;●该肿瘤好发于绝经期女性,由于大多数卵泡膜细胞瘤没有典型临床表现,故发现时肿块体积多较大;●部分患者以绝经后阴道出血或下腹部闷痛为首发症状就诊;概述●部分患者雌激素升高,由于肿瘤本身可分泌雌激素,能致子宫内膜增生、更有甚者发生子宫内膜癌;部分肿瘤黄素化时可现男性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是由肿瘤刺激腹膜产生,可出现CA125升高及胸腹水现象(即麦格综合征);(少量腹水征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较为重要征象之一,可作为性索间质肿瘤与其他卵巢良性肿瘤的鉴别,但对于同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纤维瘤无鉴别作用)●肿瘤切除后胸、腹腔积液及男性征像可消失;概述分析这种良性肿瘤合并胸腹水的原因,可能为:(1)肿瘤刺激腹膜产生腹水;(2)肿瘤组织水肿,而肿瘤包膜又很薄,因而细胞外液漏出,形成腹水;大量腹水经过横膈孔道,渗入胸腔,形成胸水;(3)巨大肿瘤的压迫,心脏代偿功能差,静脉或淋巴受压,也可能是胸水的原因;病理特点●2003WHO将卵泡膜细胞瘤的定义为:含有脂质且类似内卵泡膜细胞,并有不等量的纤维母细胞成分的间质肿瘤;●该肿瘤大部分有光滑完整的包膜、质硬、切面多呈实性伴部分囊性变,灰白、淡黄色;●镜下:以肥胖的短梭形细胞为主,核圆或卵圆形,细胞浆内富含脂质,红染,细胞束交叉呈编织状、漩涡状排列。间质部分区域胶原纤维增生,部分区域疏松水肿,部分玻璃样变较明显MRI特征●肿块内部均可见多发结节,结节大小不一,T2WI脂肪抑制像病灶呈低信号或极低信号;结节周围夹杂散在条片状或裂隙状高信号影,为卵泡膜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T1WI呈等信号,DWI呈高信号MRI影像红箭头:病灶内低信号结节蓝箭头:病灶周围裂隙状高信号MRI影像红箭头:病灶内低信号结节蓝箭头:病灶周围裂隙状高信号低信号结节及裂隙征该征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其组织学特点有关:卵泡膜细胞瘤的瘤细胞呈短梭形,胞浆富含脂质,故在T2WI脂肪抑制像呈低信号;细胞交错排列呈漩涡状,被结缔组织分隔,周围结缔组织含水分较少,故呈低信号,因此,在T2WI脂肪抑制像肿块内部结节表现为低信号或极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像上结节间条片状及裂隙样高信号为囊变、坏死区,通过影像表现与大体病理标本对照发现,MRI上观察到的囊变或坏死范围与大体病理所见基本一致低信号结节及裂隙征MRI影像T2WI-脂肪抑制像可见卵泡膜细胞瘤典型特征(蓝箭头),并可见少量积液。MRI增强特征增强扫描早期肿块强化不明显,延迟扫描呈延迟轻-中度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文献报道称卵泡膜细胞瘤动态增强早期主要表现为轻度强化,80s时点曲线达到高峰,峰值较低,动态曲线呈缓慢上升及慢进慢出型曲线为其强化特点相一致;MRI增强特征CT特征肿瘤体积较小时,密度较均匀;较大时密度多不均匀,可出现斑片状、裂隙状低密度影,为肿瘤囊性变所致;肿瘤实性成分密度较低,常等于或低于肌肉密度,这与肿瘤富含脂质成分有关;增强后大多数肿瘤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实性成分进一步强化,强化程度显著低于子宫肌层小结在附件区边界清晰、体积较大,T2WI脂肪抑制像病灶内部见多发结节样低信号,结节间夹杂散在条片状或裂隙状高信号影;平扫密度等或低于肌肉密度,病灶内出现散在条片状或裂隙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呈轻-中度延迟强化的肿块,合并有少量腹水,并结合内分泌异常表现时应考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