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堂独立作业有效性对创新课堂的影响课堂独立作业有效性对创新课堂的影响 【摘 要】数学的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学生对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老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设计数学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讨论之中。 【关键词】数学 作业 独立性 创新 中 图 分 类 号 : G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OI : 10.3969/j.issn.1672-0407.20XX.11.028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布置数学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进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提倡有利于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作业设计,通过作业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课堂独立性作业的有效布置,对创新数学课堂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数学独立性作业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上。独立性的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能力的强弱等,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作业中真正得到收获。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作业,题型重复性高,使得学生感到较大压力,最终对数学产生反感心理,扼杀掉学习的欲望。独立性的数学作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能强制学生完成所有布置的作业,同时布置的作业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适应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 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差异,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也有不同。假如对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根本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进展,有些甚至只是增加了学习负担。在独立性的作业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强弱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安排不同的作业。如有些同学已经完全掌握了该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可以安排一些预习性作业;对于一些对知识点了解不太清楚的,可以令其做多一些巩固练习,令其从其中慢慢体会。 (三)使学生产生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将知识学好。换而言之,假如學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必将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心理负担甚至在学习时是一种煎熬的过程。所以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积极性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 二、独立性作业对创新课堂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