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处理的几个问题谈《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处理的几个问题 摘 要: 《幼儿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在《幼儿心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几个问题,培育学生热爱幼教事业,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反思,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 关键词: 幼儿心理学 缺失 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其课程性质决定了要使师范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进展趋势,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幼儿的实际教学问题,培育学生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笔者在《幼儿心理学》实际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反思,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 一、《幼儿心理学》教学存在普通心理学知识缺失和不足的问题 《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基础是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的概念、原理、知识结构系统、本领域的热点问题及现状、新近成果不了解不掌握的情况下,学习《幼儿心理学》就显得先天不足,缺肥少水,使《幼儿心理学》教学不厚重、不丰满,易流于形式,这在中职或专科学前教育中普遍存在,因为在开设《幼儿心理学》课程之前,没有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直接开设《幼儿心理学》。这样,把相关概念、原理拿来用或解释某种幼儿心理现象,学生听不懂,不理解。有些《幼儿心理学》教材中,虽然增加了部分普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但也很肤浅,不系统,甚至蜻蜓点水,造成普通心理学知识严重缺失和先天不足,这对于学生学好《幼儿心理学》是一个瓶颈。笔者认为《幼儿心理学》教学走“三三制”,即 1/3 的普通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学,1/3的幼儿心理学知识教学,1/3 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幼儿园教学及幼儿存在的问题教学,这样不仅使心理学知识衔接、得以系统化,而且兼顾了《幼儿心理学》教学宗旨和目标的实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遵循:概念、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原理讲授——幼儿年龄特征、进展趋势讲授——解决幼儿教学及幼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讲授“三步走”,连贯成线,一气呵成,教学深化浅出,效果明显。 二、《幼儿心理学》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问题 《幼儿心理学》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