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地方戏的舞台造型设计谈地方戏的舞台造型设计 曹忠林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进展,戏曲艺术也不断蜕变,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元素影响,时至今日仍有几百种地方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事业进展,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戏扶持政策,从而使中国地方戏曲艺术蓬勃进展,甚至可以说迎来了新的生机。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观剧体验及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对地方戏舞台造型艺术设计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地方戏人物造型设计的创作理念 在戏曲舞台上完成一个人物塑造,除了演员的表演,还需要很多幕后工作者的努力,大致分为服装、化妆、道具三个部分,而这些工作在戏曲行业里都有专有的名词和规律。地方戏不同于京剧,这些工作并不是十分严格,甚至有些随意,颇有旧时草台班子的习气。不过,艺术的进展过程是去芜存菁,国家对文艺事业大力扶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地方戏想要获得长足的进展,就必须实现正规化,要在舞台造型设计上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至关重要的是,必须明确理念问题。地方戏曲的造型创作要坚持以下理念。 (一)一切为了剧情服务,切忌喧宾夺主 服装造型是为了塑造人物,让人物更为立体,所以服装造型设计要把人物的身份、年龄、家境等因素体现出来,不能凭空想象,单纯的“好看”并不适用在地方戏舞台上,戏曲讲究“宁穿破,不穿错”,可见戏曲服装对舞台人物身份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戏曲行业里,许多服装的穿着使用是有一定规程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服装代表不同的身份,不可逾越,甚至不同流派化妆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地方戏不同于京剧,这些规定相对宽松,但是也不能违反,否则会闹出笑话。 人物要有身份层次,很多剧目在造型上忽略了角色,造型设计杂乱无章,闹出很多笑话。例如,旦角的鬓花戴得既乱且杂,寡妇角色穿出了艳色,老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贫妇穿出刺绣,这都是对故事的破坏。因此,在做服装造型设计时,必须坚持“一棵菜精神”——一切工作为了故事服务。 (二)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一切艺术的进展都离不开创新,谁都不能反对创新,时代在进展,社会在进步,戏剧也应该与时俱进。但是,服装创新需要做到有理可循,有据可依。纵观戏剧历史,很多戏剧大师在自己的艺术人生中不断进行造型设计创新。例如,京剧大师马连良、南派京剧大师“麒麟童”周信芳,都是此道高手,他们设计的很多“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