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摘要: 本文从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赏识学生的道德情感、赏识学生的质疑意识三个角度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赏识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赏识教育;应用策略 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但初中语文教学总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导致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失去学习自信。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老师应以赏识教育理念为指导,赏识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与智能优势,让学生在被赏识中重燃学习热情,稳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 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表现与突出进步给予赏识性评价,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付出的点滴努力都被老师记在心中,进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的学习进步会直接反映在考试成绩上,为了避开损害学生自尊,老师应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予以纵向评价,以量化数据激励学生进步。具体到本班学生,笔者会仔细记录他们在每一轮考试中的成绩,并绘制成个人成绩折线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起伏。当学生有了明显进步时,毫不吝惜地予以表扬,肯定学生所付出的积极努力。此外,还可结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如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变多、与同伴展开合作学习的效率有所提升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了保证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需要控制好赏识力度与赏识时机,以“饥饿营销”策略保证老师赏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失为一种好做法。 二、赏识学生的道德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语言文字与文学知识外,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与人生哲理。因此,老师既要赏识学生的智力发育,又要赏识学生在语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习中所显露的道德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要求老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是非观念与真善美的品质,帮助学生明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如教学《风筝》一课,笔者鼓舞学生以 5 人为一组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探究文中主人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并根据段落结构总结段落大意与课文主旨。在本轮教学活动中,有一名学生的表现十分优异,他不仅给每名组员设定了明确的合作任务,使得他们都参加到了课文探究之中,而且还仔细帮助本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使他们跟上教学进程。为此,课堂上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