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进人类教育历史的深处

走进人类教育历史的深处_第1页
1/6
走进人类教育历史的深处_第2页
2/6
走进人类教育历史的深处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走进人类教育历史的深处走进人类教育历史的深处 编者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本栏目特别推出“中国教育 70 年人物篇”,展现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的老一代学科带头人吴式颖先生的 70 年教育人生。通过对先生的艰苦求学、严谨学术与为师之道的回望,轻掀历史的衣角,向前辈表达敬意,对后学提出鼓舞与期待——向大师靠近,为理想献身。 吴式颖先生 吴式颖先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留学苏联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学成回国后长期投身于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建设与进展工作,培育了一批外国教育史学科的专业人才,为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在艰难困苦中追求新知:先生的求学之路 先生早年深受战乱之苦。1937 年,为躲避日军轰炸,先生随家人逃离信阳,先至武汉,后辗转南迁,相继在湖南长沙、益阳和湘潭乡下以及衡阳生活 。1944 年长沙失守,衡阳危险,先生又随家人搬离居住两年余的衡阳,乘火车前往桂林。时值夏日,火车上卫生条件奇差,霍乱、痢疾等时疫流行,病倒病死时有发生。为防病,先生的父亲再三叮咛家人,宁可挨饿,也不要吃不洁净的东西。这一经历对先生影响深刻,常常洗手,讲究卫生,成为先生保持至今的生活习惯。 依照先生回忆,先生早年先后就读于河南信阳商会小学、湖南湘潭石滩镇小学、衡阳湘桂铁路扶轮小学和衡阳盐务局慈保小学。先生入读慈保小学之前名字是“爱珠”,先生不喜爱此名字,就请当时的班主任魏老师为自己改名。魏老师遂取先生父亲“吴颖生”中的“颖”字,为先生取名“式颖”,意为“效仿父亲”。 先生的中学教育,是在重庆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沙坪坝分校、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和长沙明宪女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先生在中央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附属中学沙坪坝分校读完初中一年级,各门课程成绩优异,尤其是作文写得好,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先生的求学生活非常艰辛困顿,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期间,在最困难的时候,先生只能靠典当棉衣换点生活费吃饭。但生活再艰难,也未能影響到先生一定要上学、要读书的信念和热情。 1949 年 9 月,先生入读华中大学教育系(副修生物)后,系统学习了教育概论、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史、心理学等课程,并阅读了孟宪承的《教育概论》、克伯屈的《教育方法与案例》、姜琦的《西洋教育史大纲》、雷通群的《西洋教育史》等专业著作和大量文学作品。多年之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走进人类教育历史的深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