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标准详解满堂脚手架(JGJ130-2011)表B.10满堂式脚手架检查评分表序号检查项目扣分标准应得分数扣减分数实得分数1保证项目施工方案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进行设计计算扣10分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核、审批扣10分102架体基础架体基础不平、不实、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扣10分架体底部未设置垫木或垫木的规格不符合要求扣10分架体底部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每处扣1分架体底部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扣5分未设置排水措施扣5分103架体稳定架体四周与中间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竖向剪刀撑或专用斜杆扣10分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水平斜杆扣10分架体高宽比大于2时未按要求采取与结构刚性连结或扩大架体底脚等措施扣10分104杆件锁件架体搭设高度超过规范或设计要求扣10分架体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超过规范要求扣10分杆件接长不符合要求每处扣2分架体搭设不牢或杆件结点紧固不符合要求每处扣1分105脚手板脚手板不满铺或铺设不牢、不稳扣5分脚手板规格或材质不符合要求扣5分采用钢脚手板时挂钩未挂扣在水平杆上或挂钩未处于锁住状态每处扣2分106交底与验收架体搭设前未进行交底或交底未留有记录扣6分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未办理分段验收扣6分架体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扣6分未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扣5分10小计607一般项目架体防护作业层脚手架周边,未在高度1.2m和0.6m处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扣10分作业层外侧未设置180mm高挡脚板扣5分作业层未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10m未用安全平网封闭扣5分108材质钢管、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质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扣10分杆件弯曲、变形、锈蚀严重扣10分109荷载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规定扣10分荷载堆放不均匀每处扣5分1010通道未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扣10分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扣5分10小计40检查项目合计100•1对满堂脚手架保证项目说明:•1.1施工方案•1.1.1搭设、拆除满堂式脚手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经审批后实施;搭设超过规范允许高度的满堂脚手架,必须采取加强措施,所以专项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1.1.2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超过1层。•1.1.3在使用不同型式架体搭设满堂脚手架,应按照其对应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制设计。•1.2架体基础•1.2.1基础土层、排水设施、扫地杆设置对脚手架基础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脚手架基础应采取防止积水浸泡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在搭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架体变形。•1.2.2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1.2.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1.2.4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6.3.3)。图6.3.2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1.3架体稳定•1.3.1架体中剪刀撑、斜杆、连墙件等加强杆件的设置对整体刚度有着重要影响;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力,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可使架体结构稳固;增加连墙件也可以提高架体承载力;在有空间部位,也可超出顶部加载区域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以提高架体高宽比,达到提升架体强度的目的。•1.3.2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1.3.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1.3.4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1.3.5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在采用门式、碗口式、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