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彻底治愈,>8周,或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质者。②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疾病,致中耳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③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糖尿病等。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患急性中耳炎时较易演变为慢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病程长者,可有两种以上的细菌混合感染。也可有真菌感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⑴粘膜充血,增厚,有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⑵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亦可侵犯其他部位。⑶若炎症侵入其骨质,可发生慢性骨疡。⑷局部有肉芽或息肉生成,少数有硬化灶或组织粘连并存。⑸鼓膜边缘性穿孔持续不愈。⑹粘膜破坏后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继发胆脂瘤。※临床表现2【检查】1.鼓膜穿孔鼓膜紧张部大小不等的中央性和边缘性穿孔。可有肉芽、息肉和脓性分泌物。2.听力检查纯音测听示传导性或混合性聋,程度轻重不一。少数可为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3.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不难。鉴别:1.慢性鼓膜炎:颞骨CT示鼓室及乳突均正常。2.中耳癌:早期出现面瘫,晚期有第VI、IX、X、XI、XII脑神经受损表现。颞骨CT示骨质破坏。活检可确诊。3.结核性中耳炎:肺部或其它部位有结核病灶。肉芽病检可确诊。治疗【治疗】原则: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1.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1)中耳有肉芽或息肉,或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CT示乳突病变明显者,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2)中耳炎症已完全吸收,遗留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者,可行单纯鼓室成形术。※分型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2伴肉芽或息肉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3胆脂瘤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胆脂瘤形成机制•(1)袋状内陷学说•(2)上皮移行学说•(3)鳞状上皮化生学说•(4)基底细胞增殖学说复习要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型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