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您会看病吗?】阿姨,您去看病【您会看病吗?】阿姨,您去看病 亲爱的读者朋友,假如我问:“您会看病吗?”您可能会觉得奇怪,而且多半会回答“会”――这还用得着问吗?可能我们的每位读者朋友都去过医院就诊吧,就算自己没去过,大概也至少陪别人去过。就诊的流程虽然不敢说“门儿清”,但是也基本都了解啦。那又怎么可能“不会看病”呢? 嘿嘿,您可别急着下结论,看完下面的文字,您再告诉我,您会看病吗? “温故”才能“知新” 在我行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患者先前在别的医生那里诊治过,因为疗效不好等问题转而求助于我。当我问到以前的诊疗过程,特别是先前的医生给了什么诊断、做了哪些化验检查、开了哪些药物的时候,不少患者才发现自己忘了把以前的病历、化验检查结果和处方带过来,于是便很难说得清楚了,只是告诉我“大夫给开了两种白色的小药片”、“抽了个血化验了一下”这样的话。说真的,这种话恐怕没有哪个医生能听懂,试想一下,临床上有多少种需要抽血的化验?又有多少种药是“白色的药片”?这让医生上哪儿猜去呀!况且,医学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工作。有哪个负责任的医生敢仅凭猜想就下结论? 医生之所以必须要了解先前的诊疗经过,不仅是为了搞清楚病人过去的病情进展、诊断依据、治疗效果,以便为眼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也是出于这样的一些考虑――有些化验检查假如病人已经做过了,短期之内可能就没有再做的必要了;过去患者服用过的被证明没有效果的药物也就不能再给病人用了。也就是说,假如医生充分了解了患者的诊疗史,现在的诊断和治疗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给病人节约下不少时间和金钱。假如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医生“温故”了。才能够“知新”。 相反,假如病人不能给大夫提供过去的详细诊疗资料。医生出于对病人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责的立场,就要不得不一切“从头来过”。结果就是,不少病人又做了一遍先前其实已经做过的检查,甚至还要继续服用过去被证明无效的药物!无形之中多跑了不少弯路,多花了不少银子不说,还有可能延误了病情! 所以,我给各位患者朋友的建议是,一定要把以前看病的相关材料保管好,如病历、诊断化验结果、处方(假如方便的话,最好把过去服用过的药品包装也保存好 1,下次看病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这些资料都带去拿给医生看,这样不仅可以让您的疾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而且还能节约您不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呢! 您听大夫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