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顺应科普创作潮流提高科普创作水平顺应科普创作潮流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科普作品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公众猎取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鼓舞和支持科普创作,提高科普作品水平和质量既是政府科普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是科普界、特别是科普创作人员和出版机构的重要任务,也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普进展差距的重要途径。 一 科普图书是普及科学技术的通俗读物,是科普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科普图书创作水平及出版状况明显提高,但原创能力依旧薄弱。 从近年来我国科普作品的出版情况看,我国科普创作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科普作品呈现出种数稳定增长、内容日趋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创作水平提升的趋势。据统计,20XX 年,我国共出版科普图书 16600 种,比 20XX 年增加95.13%;科普图书印数 1.34 亿册,比 20XX 年增加 116.85%,占 20XX 年全国图书总印数的 1.54%。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创作出版仍处于较低水平,原创性优秀科普作品匮乏,高销量科普图书十分鲜见。缺乏科学内涵、缺少科学精神、知识陈旧老化甚至有伪科学混杂;知识堆砌多,深化浅出少;长篇大论多,图文并茂少,具体表现在同质化、教材化、丛书化、低销量等。深受读者欢迎的科普畅销书鲜见、单本销量超过 100 万册的很少。一方面是我国科普作品文化要素不够,对读者缺少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文学作品科技含量低。 科普创作能力低成为制约我国科普出版水平的主要瓶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政府对科普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投入很少;科技人员认为科普不是科技评价考核指标的内容,可做可不做;科普供给侧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科学技术最新进展的通俗图书较少、问世较慢;科普图书动辄是大部头著作,或者是十几本、几十本的丛书,降不下身段,市场反应十分一般。我国的科普人员数量虽然超过了 205.38 万人,但是科普专职人员仅为 22.15 万人,专职从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普作品创作人员仅有 13337 人,只占科普专职人员的 0.65%。市场上标注是科普图书的书籍不少,公众广泛认可的科普畅销书很少,与文学类图书的市场态势形成鲜亮对比。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读者猎取科普知识,往往并不是从原创科普作品中习得,更多是从植入科技要素的文学作品中习得。这方面,从中国市场上颇受追捧的欧美国家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