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的市场机制理论比较及应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的市场机制理论比较及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机制理论的比较讨论,其中以哈耶克的市场机制理论为代表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市场机制理论,发现他们对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同认识以及在竞争理论中的相同点。再结合我国改革三十多年来市场机制的进展历程,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作用的重新定义,分析说明如何以价格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竞争机制的作用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指明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进展的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讨论;市场机制;市场决定性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市场机制理论的解读 1.两者对价格形成机理的认识不同 马克思认为价格是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或货币数量,也就是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这就是说,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其上下波动。商品的价格之所以围绕其价值“不断涨落”,是因为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其供求关系。马克思还指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必定引起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市场价格的涨落又会反过来刺激和调节生产和供求的增减,起着抵消供求关系的影响的趋势;因而,价格与供求、价值之间是相互发生着作用的。 哈耶克在市场机制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价格的形成机理,但在其分散理论中提到价格体系作为信息在市场过程中的交换和传递的中间媒介起着重要作用,哈耶克认为,只有个人分散制定计划属于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的决策必须依赖于有关的信息和知识,而有效配置资源的信息只能通过市场来交换和传递。哈耶克指出,市场机制传递信息的功能在于价格体系,“它是一种沟通信息和沟通信息的机制”。哈耶克将价格体系理解成一个通信网络,被传递的信息是分散于整个社会当中的,所以价格体系这样一个通讯网络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价格的理解,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西方经济学早期提出的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循环论证和逻辑错误。最终,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是对马歇尔的新古典理论的继承和进展,它综合了边际生产力论、效用理论、供求均衡理论、生产三要素理论。 2.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竞争理论的共同点 马克思经济学和哈耶克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