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职幼教专业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的培育模式高职幼教专业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的培育模式 摘 要:高职幼教专业旨在培育高素养技能型幼儿老师,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是幼儿老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拟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探讨高职幼教专业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的培育,以期对高职幼教教学提供某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幼教专业;儿歌教学;教学模式 高职的课程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纳了工作流程模块化、模块内容项目化、项目考核过程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一、理论教授——通过老师集中讲授为主,引导学生了解儿歌的特点与分类 儿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涵盖了丰富的理论要点,通过老师的集中讲授,使学生充分有效地把握这些基础知识。具体做法包括:以指导朗读为主,辅之以设问、讲解,从中让学生着重认识儿歌“押韵”“分行排列”的特点,理解这正是儿歌朗朗上口有节奏的原因;在学生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背诵,理解儿歌选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此外,指导学生从儿歌的八个方面即“题材新、构思巧、容量少、用语浅、童趣浓、想象丰、形式多、韵律美”进行赏析—品析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形象、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并选择有价值、适宜的儿歌作品进行“仿”“借”“改”“配”。利用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在案例赏析中积累儿歌的基础知识。 二、案例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与作品赏析,开拓学生视野,把握儿歌的美学特质 儿歌的学习是体验性学习,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抽象的单一的老师讲解并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只有将知识巧妙地揉入视听媒体中,并辅以老师启发式的语言引导,才能够从最开始就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三、小组讨论——任务导向、小组合作,对各小组收集到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化剖析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这一环节主要以两个学习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 任务一:阅读经典作品,剖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体会作品的特点、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是这一实训项目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延续情境性教学方式,经典儿歌作品本身的美学特质会因为现代的音画背景而凸显其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从而从最深处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其爱上儿歌,并深深萌发创编儿歌的想法,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鼓舞和适当引导,学生对于儿歌作品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化。 任务二:将“欣赏教学”与“创作教学”同步进行,在“赏”“画”“说”的启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