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究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究 内容摘要:人才培育模式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核心问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营销教学团队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经过 6 年多的改革实践,创新性的提出“校企匹配、工学结合、二元互动”的营销人才培育模式,企业与学生的满意度,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育模式校企匹配工学结合二元互动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营销教学团队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育模式改革讨论》为切入点,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理论讨论与实证讨论相结合,经过 6 年多的改革实践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校企匹配、工学结合、二元互动”的营销策划人才培育模式。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初次就业酬劳明显提高,企业与毕业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有力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本文围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育模式”,从新人才培育模式的确定、改革实践、构建新人才培育模式实现的条件及改革实践效果四方面总结如下: 新人才培育模式的确定 (一)高职人才培育模式的内涵界定 明确人才培育模式的内涵。即以服务社会特定需要为取向,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人才培育目标、培育途径、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环节和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质量评价与控制方式的实践操作体系。 梳理国内外人才培育模式的类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等。国内涌现的“2+1”、“2.5+0.5”、“1+1+1”等人才培育模式等。 凝练高职人才培育模式内涵。即以培育学生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形成了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培育方案、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保障机制的人才培育方式。并从三个维度把握高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方位:高职之“高”不宜越位,即在纵向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培育技术型人才。高职之“职”不可错位,即在横向上为特定的职业群培育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不能缺位,即在方向上培育全面进展的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二)开展市场调研以确定营销人才需求 追踪收集人才需求及招聘信息,梳理分析得知:营销类人才需求居各专业之首,高职营销就业岗位结构为:推销员 42%,销售代表 26%,促销员 18%,市场人员 12%,其他 2%。通过问卷、网络调查、座谈等形式,获得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营销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及综合素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