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讨论综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讨论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从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和重要性的认识、对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与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教学体制的管理和法律规范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近年来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讨论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讨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XX)04-0151-05 自 20XX 年教育部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为三门,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形势与政策》后,各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广阔老师也能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很多学者不断总结教学中的宝贵经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围绕提高教学实效等问题加强教学讨论,取得了丰硕的讨论成果。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讨论的深化开展,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必要对近年来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讨论的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和重要性的认识 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性质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关于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性质和地位,各学者都认同 20XX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即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作用”。黄振宣根据《通知》精神,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各层次学生统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公共必修课,是一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高校培育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行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课程”。贾后明、陈金生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认为“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目标定位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大政方针有一个正确和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姜彦飞、王梅平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建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