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黑龙江省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其改善对策黑龙江省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其改善对策 李红星 高红丽 摘 要:近年来,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持续下降趋势,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调查发现,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家庭教育影响较大,因此,家长应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和谐,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的运用,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实行正确的教养方式,以保障高中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高中生 目前,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仍然较高,因此,要提高全国人口素养,就必须重视提高农村人口素养。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升学压力最大的时期。在学生心智并未成熟和健全的特别时期,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学生自身的多重压力集中于学生一个人身上,极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即使选择寄宿学校的学生,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都在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黑龙江省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高中教育资源均较为丰富,但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探讨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是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黑龙江省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 (一)对农村高中生的问卷调查 本讨论采纳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黑龙江省某乡镇中学高中部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 230 份,回收问卷 230 份,有效问卷 219 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 95%。有效问卷中,参加调查的男生为 103 人,女生为 116人;非寄宿学生为 21 人,寄宿半年学生为 105 人,寄宿一年学生为 40 人,寄宿两年学生为 53 人;独生子女学生为 46 人,非独生子女学生为 173 人;正常家庭学生 206 人,单亲家庭(离异)学生 9 人,单亲家庭(病故)学生 4 人;担任班干部学生 83 人,未担任班干部学生 136 人(详见表 1)。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通过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与心理状况有关的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基本心理状况。调查发现,农村高中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70%的农村高中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 48%为轻度、18%为中度、4%为重度。部分农村高中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较差,来自家庭的诸多因素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较坏影响,但却很少受到关注。在本次调查中,侧重调查了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