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求 X X 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全额退还被误导保费的 投诉信 中国保监会X X 省保监局: 本人X X X (身份证号: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现受当事人X X X (身份证号: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委托,投诉X X 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险销售误导,要求退还全部被误导的保费。 X X X 被误导的三份保单编号分别为: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X X 年 X X X X 日生效; 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X X 年 X X X X 日生效; 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X X 年 X X X X 日生效。 当事人亲笔写的事情经过附后。 我们的主张基于以下理由: 一、 X X 人寿利用信息不对称,将保险宣传为理财产品销售,误导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三)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 X X X X 年 X X 月 X X 日,X X X 去 X X 银行 X X 网点存款,X X 人寿的工作人员利用其对保险产品的不熟悉,将其包装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并且从未告知分红保险的不生,所以在此基础上,X X X 才会购买这三份保险也是假如对方实事求是说明这是一款保险产品,并说明是分红保险,收益存在不确定性,X X X 本身就是去银行存款,根本不可能购买。此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第六款之规定,欺骗,隐瞒,诱导投保人。 2、 其中,第一份保单上仅有名字是 X X X 自己亲笔签名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