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ZTDSG104.1-2002温福线宁德(不含)—八仙仑(含)段接触网专业施工技术交底资料表编号:JD-交底单位:中铁电化局三公司温福项目部第二分部5.1.5-1地点连江时间2009年3月26日技术交底人交底范围关节调整技术交底接受技术交底人参加技术交底人第1页共9页交底内容:一)隧道外四跨非绝缘关节调整调整时先调整工作支标准后,根据设计数据调整非工作支。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区段,承力索都应与所悬挂的接触线在同一垂直面内(曲线上在保证拉出值后,承力索座位置可不动)。转换柱、中心柱处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投影距离为200mm,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转换柱处两接触线垂直距离为500mm,水平距离为200mm,允许施工误差±20mm。中心柱悬挂点处两接触线应等高,导高为6440mm,施工允许误差为±20mm.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应符合设计,允许施工误差为±20mm。转换柱处当非工作支接触线位于工作支定位管上面时,其间隙不应小于50mm。关节内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的吊弦应各自分开,不得交叉。QB/ZTDSG104.1-2002温福线宁德(不含)—八仙仑(含)段接触网专业施工技术交底资料表编号:JD-交底单位:中铁电化局三公司温福项目部第二分部5.1.5-1第2页共9页地点连江时间2009年3月26日技术交底人交底范围关节调整技术交底接受技术交底人参加技术交底人交底内容:二)隧道内五跨非绝缘调整1、调整时先调整工作支标准后,根据设计数据调整非工作支。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区段,承力索都应与所悬挂的接触线在同一垂直面内(曲线上在保证拉出值后,承力索座位置可不动)。2、转换柱处:开口侧转换柱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200mm,承力索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接触线垂直距离为550mm,水平距离为200mm。交叉侧转换柱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200mm,承力索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200mm。接触线垂直距离为550mm,水平距离为200mm。3、靠近交叉侧的中心柱,承力索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300mm,中心柱处非支导线比工作支导线抬高150mm,水平间距为200mm,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200mm。4、靠近开口侧的中心柱,中心柱处非支导线比工作支导线抬高150mm,水平间距为200mm,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200mm,承力索工作支比非工作支抬高(直线200mm、曲外250mm、曲内300mm)。5、两中心柱跨中接触线应等高,导高为6420mm,施工允许误差为±20mm。6、转换柱处当非工作支接触线位于工作支定位管上面时,其间隙不应小于50mm。关节内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的吊弦应各自分开,不得交叉。QB/ZTDSG104.1-2002第3页共9页温福线宁德(不含)—八仙仑(含)段接触网专业施工技术交底资料表编号:JD-交底单位:中铁电化局三公司温福项目部第二分部5.1.5-1地点连江时间2009年3月26日技术交底人交底范围关节调整技术交底接受技术交底人参加技术交底人交底内容:三)隧道内五跨绝缘关节调整1、调整时先调整工作支标准后,根据设计数据调整非工作支。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区段,承力索都应与所悬挂的接触线在同一垂直面内(曲线上在保证拉出值后,承力索座位置可不动)。2、转换柱处:开口侧转换柱腕臂抬高支为工作支,低腕臂为非支。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500mm,承力索低支比抬高支低300mm。接触线垂直距离为550mm,水平距离为500mm。交叉侧转换柱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500mm,承力索非支比工作支抬高550mm。接触线垂直距离为550mm,水平距离为500mm。施工允许误差0~+30mm。3、靠近交叉侧的中心柱,高腕臂为非工作支、低腕臂未工作支,承力索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直线500mm、曲外450mm、曲内400mm),中心柱处非工作支导线比工作支导线抬高150mm,水平间距为500mm,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500mm。施工允许误差0~+30mm。4、靠近开口侧的中心柱,工作支为抬高腕臂,非工作支为低支腕臂,中心柱处非工作支导线比工作支导线抬高第4页共9页150mm,水平间距为500mm,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500mm,承力索非工作支比工作支低450mm。施工允许误差0~+30mm,5、两中心柱跨中接触线应等高,导高为6420mm,施工允许误差为±20mm。6、转换柱处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