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利率和利率理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是最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对于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运作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与影响。本章主要讨论利息的定义、利率的种类以及西方利率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与利率的定义 利息(interest):就是人们转让一段时间的货币使用权,或者说放弃一段时间的货币流动性而获得的报酬。 利率(interest rate):就是一段时间内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货币资产价格与物质资产价格:由于利率是让渡一段时间的货币使用权所获得的报酬与所让渡的货币数量的比率,因此,利率也可视为货币资产的价格。 利率作为货币资产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不同的是:支付一般商品价格购买的是商品的所有权,而支付利率获得的只是一段时间货币的使用权。 二、利率的种类 1、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 市场利率(market interest rate):由货币资金供求决定,并随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的利率。它是不受非市场因素限制的利率。 管制利率(controlled interest rate):由政府管制部门等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利率。它通常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2、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fix ed interest rate):是在借贷期内保持不变的利率。它适用于短期借贷。在一些长期存款和债券中也有使用,但其风险较大。 浮动利率(floating interest rate):是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变动定期调整的利率。它适用于借贷期较长,市场利率波动较大的借贷关系。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人们收到或支付的货币利率,它是在一定时点上未剔除通货膨胀(π )影响的利率。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利率。 第二节 利率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 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30 年代的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利率为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理论。 1、庞巴维克的价值时差论与迂回生产决定说 (1)、庞巴维克介绍:是现代资产阶级的著名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他在 1884 年发表的《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与评论》和 1889 年发表的《资本的积极理论》中,详尽阐述了他的利息和利率理论。 (2)、主要观点:价值时差要求利息补偿;利息主要源于迂回生产优越性。 (迂回生产:先生产出工具、机器等中间产品,然后再用中间品生产出最终消费品。) 理论基础: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相同(主观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