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知识点 1: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为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练习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受力之后再反过来对手有一个作用力 B.运动员将篮球投出后,篮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篮球仍为受力物体,但实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知识点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G=m g。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练习2:关于重力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不能用天平测量 B. 物体放在支撑面上,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 C. 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 D. 物体形状固定不变,物体运动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 知识点 3:弹力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5)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假设存在或不存在;撤去法。 练习3-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 B.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