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剪纸教学案例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六中学孙克环[背景材料]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本案例剪纸是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把传统的艺术美引入课堂。剪纸作品一一细纹刻纸是剪纸艺术的一个独特品种。它始于元朝,盛于明末清初,是民间盛行的龙船贴花、窗棂装饰、鞋花、肚花等剪纸花演变而来的。民间艺人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挺拔有力,线条更明快丰富,构图隽秀优美。艺术家们的绝活在于,刻出的一些花鸟、人物、风景,景细线纹阔度只有 1 毫米,1 厘米阔度薄纸能刻 22 刀,每刀间隔不到半毫米,细如发丝,且疏密有致,和谐美观。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供了条件。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也感受我国剪纸的内涵及文化,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编写思路]本课在《窗花制作》的基础上,根据地方民间艺术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更注意家乡的艺术特色,发扬我国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特别是细纹刻纸,为中华一绝。莫让绝技成绝迹,近年来,细纹刻纸作为民间艺术来保护和发掘,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教材分析]本课知识点与第四册的方尺图案、剪贴花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案例描述]教学目的: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电光色纸及专用纸,剪刀、刻刀各一把,4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