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是采用专用清洁导尿管,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每隔3~4 小时一次的,由患者自己进行的自我间歇性导尿术。 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具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由来及历史】1972 年,美国的Lapides 教授首次提倡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简称 CIC)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原性膀胱病人,从此神经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变[13] 。以前尿流改道多为回肠膀胱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尿流改道采用可控尿囊术式,而这些可控尿囊术式被大家认可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为可控尿囊的排空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途径。尿失禁病人中CIC 主要用于膀胱排空障碍所致的充盈性尿失禁, 或尿失禁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排尿障碍等。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出现最初是为治疗一位多发硬化的女性病人。该病人既有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逼尿肌排空障碍。 Lapides教授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了患者的逼尿肌反射,同时采用无菌间歇导尿。该病人不但尿控良好,也无明显感染。 后来随访发现病人并未一直采用无菌导尿管,而是反复使用清洗干净的导尿管,随访结果并无明显的感染发生。该现象引起了Lapides 教授的极大重视。经长期的临床研究, Lapides 教授提出了CIC 不易造成感染的可能机制:①膀胱本身有抵抗细菌的能力,②定时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和降低膀胱压力,膀胱壁的血运得以恢复,抗感染能力明显提高,③定时导尿可防止细菌繁殖到侵害膀胱壁的程度。当时提示CIC 并不被医生所接受,病人也更难以理解。对医生来说最主要的担心是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对病人来说, 不但担心感染,也不理解间歇导尿缓解膀胱压力对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性。CIC 的普及有两个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 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 这样病人才可能自己真正掌握和随时随地进行导尿,才能自己护理自己,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用于因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