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小教(1)班组员:张丽君(47号)黄双(32号)杨慧慧(27号)孟世悦(49号)林弟平(44号)杨权权(38号)1关于蚊子之“吻”的探究探究在蚊虫猖獗的夏季,常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人备受蚊子青睐,而有些人却能让蚊子“退避三舍”。过去大家认为,蚊子的叮咬与性别、血型等有关。最近研究发现,蚊子爱叮咬什么人与血型、性别有无直接联系,而主要看人体向蚊子发“信号”的能力强弱。强烈的“信号”通过空气传播,能够引导蚊子便捷的找到“信号”。而这些“信号”是什么呢?我们采取了如下方式来探究这个问题。一、探究目的1.了解蚊子的种类、生活习性。2.通过对蚊子的探究,了解蚊子在夏天叮人的情况、预防措施、灭蚊子的方法,给我们的夏天休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探究方式1.上网查找有关资料2.询问身边的人3.查阅相关书籍三、探究对象通过上网调查有关蚊子的资料,结合寝室成员被蚊子叮咬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蚊子的消灭和防治措施。四、探究内容1.蚊子的简介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蚊子是属于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1)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2)幼虫: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管呼吸。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气。这个时期维持10~14天以后,孑孓经4次蜕皮后发育成蛹,由蛹再羽化为成蚊。2(3)蛹: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豆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经二天完全成熟。(4)成虫: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羽化)之前无法起飞。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蚊子成虫。2.2.蚊子的形态特征蚊子的形态特征跟一般的昆虫一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身体和脚皆细长。蚊子是多细胞生物。大小随种类不同,不过大部分小于15mm。体重约为2-2.5mg。蚊子有22颗牙齿。只有一对翅膀,另一对退化为平衡杆。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5到2.5公里,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震动594次左右;这样的振动,使我们在蚊子飞行时会听到“嗡嗡”的声音。口器为刺吸式,特化成细长的喙,大部分种类雌蚊的口器都适合刺吸血液。蚊体表覆盖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这是鉴别蚊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的。翅脉上也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多为夜行性动物。3.3.蚊子的生活习性蚊子的生活习性(1)、孳生习性: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2)、吸血习性:蚊子嗜血,其对血液的执着从未改变,不死不休。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3)、栖息习性:3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4)、蚊子怎么过冬一般蚊子每年4月开始出现,至8月中下旬达到活动高峰。秋天气候变冷温度降到10℃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大量死亡,有极少的蚊子会存活,它们在墙缝等可以避风避寒的地方,比如躲藏在室内较温暖、且较隐蔽处,如衣柜背后等。但会躲开较热的地方,如暖气等。这样既可以躲过严冬,又可以降低新陈代谢速度,避免饥饿而死。有点儿像冬眠。(5)、蚊子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死亡,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至2个月。雌蚊一般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