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三: 认识物质结构的不同尺度层次——现代物质结构讨论的思路与方法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讨论所博士讲师魏锐嘉宾: 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讨论所所长王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李奇教授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老师张福涛老师北京第四中学高洁老师1、 回顾前部分讨论主持人: 在前面的讨论中, 我们基本上是从原子层面和分子层面来对物质结构进行讨论, 那么从这个专题, 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她是超越了原子和分子层次的, 是原子间作用力和晶体结构。那么这个层次呢? 她是原子和分子之外的层次, 经过这两个层次的认识, 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认识原子和分子的新的视角和角度, 那么在讨论这个案例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2、 林红梅老师范德华力教学片断老师提问: 前面我们学会了微粒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什么啊? 学生回答: 化学键老师提问: 化学键是原子或者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那么分子之间是否也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呢。我们先来阅读一则材料, 壁虎的飞檐走壁之谜。老师提问: 读完这个材料, 那么同学们对微粒之间的作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它也是一种电性作用, 那么这个分子间作用力与前面所学的化学键有什么区别呢? 它的存在对物质的性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先来分析两个熟悉的事实, 水分解和水的三态转换。老师提问: 第一个问题经过图中, 水分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呢, 证据是什么?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回答: 水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因为它变为气态, 需要能量。老师解释: 看这里, 这部分能量, 来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而这部分力叫做范德华力。是由范德华首先提出了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着作用力, 我们就把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主持人: 我们刚才一起来观摩了这个教学片断, 那么我们先请张老师和王老师来对这个片断进行点评, 那么在这个片断设计的过程当中主要想体现的一些思路和思想是什么。张福涛: 林老师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首先关注了学生的已有基础, 学生在必修二和本模块第二章的学习中已经从微观上知道了分子内原子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那就是化学键, 可是对分子间的相对作用, 范德华力呢, 仍是一无所知, 可是从微观上讲, 学生又是已经了解了相关的一些现象。比如常温下水是液态的, 水有三态变化等。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 林老师首先经过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现代科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