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战略的特点研究【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外交进入了“奋发有为”的新常态,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关键词】新常态外交新战略今天,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格局变迁的重要变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中国的内政外交都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发生着影响深远的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锐意进取,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各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常态化模式。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外交工作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内容和新趋势,表现在:一是近年以来,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外交足迹遍布欧洲、拉美和周边邻国,稳定周边外交环境成为重中之重,对欧对韩的访问成为外交亮点;二是中国努力谋划外交新棋局,举办亚信峰会、提出“亚洲安全观”和“一带一路”思路、牵头组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三是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中国的态度较以前明显不同并大有区别,“该打就打,该谈就谈”,给世人的印象是有分寸地敢于碰硬,不仅更加强劲,而且积极主动,表达着一种自信;四是中国近年以来外交战略似乎已从“等距外交”转变为赏罚分明的“不等距外交”,既有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样的“棒子”,也有“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果子,更提出了“欢迎搭中国快车便车”的理念。中国正在维护和延续“重要战略机遇期”,并用多角度、立体化、全格局的方式,表达着中国声音、思维和力量,为构建一个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外交新常态是应国际环境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有利于更好地处置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二、目前研究情况综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外交进入了“奋发有为”的新常态。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中国在国际新形势下的角色表示了理解和赞赏,但另一方面仍然有部分国家由于对中国缺乏了解,使其对中国发展战略的质疑和对中国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担忧。但不论是赞赏还是担忧,中国新常态下的外交政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我们围绕所研究的主题广泛收集了资料,通过中国知网,我们发现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战略的特点研究的文献资料有3000多篇,涉及到外交理论、外交思想、政党外交、十八大以来外交新特点等方面。复旦大学的倪世雄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潜旭明认为新一届领导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稳固和拓展了大国关系,稳固和发展了亲仁善邻、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以新的信心、决心和恒心积极投入多边外交,开展了多层次的半官方或民间的交往和交流,从而在新大国外交、新周边外交、新多边外交和新公共外交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北京大学的张清敏认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展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在战略和宏观层面,外交服务内政的主要任务和外交总体布局基本维持不变;在具体政策层面,仍然重视对美关系,提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在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核问题上,一方面保持原有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行动更为积极,政策更加明确。在操作层面,“首脑外交”更加活跃,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坐标作用更加突出,外交工作的全局统筹、顶层设计、中层协调和一线执行等都得到强调和重视。西班牙经济学家、《中国的觉醒》一书作者路易斯·托拉斯认为,习主席再次强调了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也阐述了中国政府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这都是国际社会希望看到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