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分析模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分析乙丙橡胶( EPR) 是继 Zieg1er 一 Natta 催化剂的制造、 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出现后问世的一种以乙烯。丙烯为基本单体的共聚橡胶, 分为二元乙丙橡胶( EPM) 和三元乙丙橡胶( EPDM) 两大类。前者是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 后者是乙烯、 丙烯和少量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 EPR 具有许多其它通用合成橡胶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 加之单体价廉易得, 用途广泛, 是 80 年代以来国外七大合成橡胶品种中进展最快的一种, 其产量、 生产能力和消费量在发达国家中均居第三位, 仅次于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1998 年世界 EPR 总生产能力约为 102 吨, 消费量为 81.4 万吨。初步统计, 1999 年消费量约为 83.61 万吨, 估计 将达到 98.0 万吨。1998~ EPR 的需求增长率为 3.8%, 高于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需求量的增长速率。 当前 FPR 工业生产工艺路线有溶液聚合法、 悬浮聚合法和气相聚合法三种。下面将分别详细论述其技术状况及待点, 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1、 溶液聚合工艺1.1 技术状况60 年代初实现工业化, 经不断完善和改进, 技术己成熟, 为许多新建装置所使用, 是工业生产的主导技术, 约占 FPR 总生产能力的 77.6%。该工艺是在既能够溶解产品、 又能够溶解单体和催化剂体系的溶剂中进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的均相反应, 一般以直链烷烃如正己烷为溶剂, 采纳 V 一 A1 催化剂体系, 聚合温度为 30~50C, 聚合压力为 0.4~0.8 MPa, 反应产物中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一般为 8%~10%。工艺过程基本上由原材料准备、 化学品配制、 聚合、 催化剂脱除、 单体和溶剂回收精制以及凝聚、 干燥和包装等工序组成, 但由于各公司在某部分或控制方面有自己的专利技术, 因而各具独特的工艺实施方法。代表性的公司有 DSM、 Exxon、 uniroya1、 DuPont、 日本三井石化和 JSR 公司。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DSM 公司, 它不但是全球最大的 EPR 生产者, 而且在荷兰、 美国、 日本、 巴西所拥有的四套装置均是采纳溶液聚合工艺, 占世界溶液聚合工艺生产 EPR 总能力的 1/4。下面将以该公司为例进行说明。DSM 公司采纳己烷为溶剂, 乙叉降冰片烯( ENB) 或双环戊二烯( DCPD) 为第三单体, 氢气为分子量调节剂, VOCL3 一 1/2AL2Et3CL3 为催化剂。另外, 为提高催化剂活性及降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