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乙肝监测技术方案12024 年 4 月 19 日山西省 乙型肝炎监测项目技术方案为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监测,中央财政 安排专项经费,在我省开展乙肝监测的试点工作。为提高试点监测地区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了解监测地区急性乙肝发病情况,以及探讨急性乙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指导各地开展乙肝病例监测,特制定此方案。一、项目目标提高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了解监测地区急性乙肝发病情况,探讨急性乙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县(区、市)为单位,达到以下工作指标要求:(一)传染病报告卡“附卡”信息填写完整率:承担监测工作的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相关核心信息填写的完整性≥90%(填写完整的病例/所有报告病例×100%)。(二)ALT 检测率:监测点内的医疗机构,报告乙肝病例的 ALT 检测率达到 100%(检测 ALT 的病例/所有报告病例×100%)。(三)抗-HBc IgM1:1000 检测率: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的病例的抗-HBc IgM 1:1000 检测率≥90%(检测抗-HBc IgM 1:1000 的病例/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病例×100%)。(四)流行病学调查率:急性乙肝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率≥80%。(急性乙肝病例调查数/所有急性乙肝病例数×100%)。二、项目实施(一)项目范围根据国家监测方案要求,并结合我省 乙肝病例报告情况,确定我省 乙肝病例监测试点县(区、市)为太原市万柏林区、大同市城区、临汾市尧都区、晋城市阳城县、晋中市介休市、运城市永济市。监测地区内,经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所有乙肝病例均作为监测对象。(二)项目内容1、对辖区内报告的所有监测对象根据《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 )进行诊断,并经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工作流程见附录 1)。2、在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实施抗-HBc IgM 1:1000 检测,作为急性乙肝病例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3、对辖区内报告的现住址为本辖区的急性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三)监测方法3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病例信息收集临床医生接诊乙肝病例,完成诊断后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在法定传染病报告卡的“附卡”内填写相应的核心信息(见表1)。表 1 乙型病毒性肝炎网络直报“附卡”核心信息一览表“附卡”必须填写的相关信息1.HBsAg 阳性时间:□>6 个月 / □6 个月内(包括 6 个月)由阴性转为阳性/ □既往未检测或结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