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与臭氧微创介入治疗椎射频与臭氧微创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体会间盘突出症体会玉林市第二医院疼痛科玉林市第二医院疼痛科沙文昆副院长、主任医师沙文昆副院长、主任医师一、射频技术的历史一、射频技术的历史19311931年,年,KirscherKirscher首次应用电凝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首次应用电凝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9531953年,年,SweetSweet和和MarkMark对电凝技术做了改进,应用对电凝技术做了改进,应用300~500Hz300~500Hz的交流电进行射频治疗,大大提高了疗效。的交流电进行射频治疗,大大提高了疗效。19651965年是射频技术发展的里程碑,首次应用于脊髓传导束切断术。年是射频技术发展的里程碑,首次应用于脊髓传导束切断术。19741974年年VetmstoVetmsto将射频技术应用于脊柱疼痛综合征。将射频技术应用于脊柱疼痛综合征。二、射频分两类二、射频分两类持续射频持续射频(CRF)(CRF)脉冲射频脉冲射频(PRF)(PRF)产热产热不产生热不产生热组织凝固没有组织凝固没有明显的组织损伤明显的组织损伤不能靠近重要器官高强电场效应不能靠近重要器官高强电场效应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如运动神经如运动神经三、射频技术的原理三、射频技术的原理((一一))脉冲射频脉冲射频::本身不产生热量,因而对细胞形态学、本身不产生热量,因而对细胞形态学、细胞呼吸以及细胞分裂等没有影响,其可能通过离子极细胞呼吸以及细胞分裂等没有影响,其可能通过离子极化或影响电压门控通道而发挥作用,对细小纤维有特异化或影响电压门控通道而发挥作用,对细小纤维有特异性。研究表明,外周神经射频后可引起性。研究表明,外周神经射频后可引起c-fosc-fos蛋白的表蛋白的表达增加。达增加。((二二))持续射频持续射频:损伤电极和弥散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在:损伤电极和弥散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在人体射频机之间的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形成电场。电人体射频机之间的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形成电场。电场使损伤电极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做往返运动,离子在组场使损伤电极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做往返运动,离子在组织中运动的摩擦力产生大量的热,因而,是组织本身产织中运动的摩擦力产生大量的热,因而,是组织本身产生了热量,而不是穿刺针,组织的热量使损伤电极的温生了热量,而不是穿刺针,组织的热量使损伤电极的温度升高,故电极针数毫米以外的组织温度下降。热凝的度升高,故电极针数毫米以外的组织温度下降。热凝的面积取决于穿刺针的粗细和针尖裸露部分的长短。面积取决于穿刺针的粗细和针尖裸露部分的长短。四、射频技术的优点四、射频技术的优点温度可控,可以产生准确定量的热凝能量温度可控,可以产生准确定量的热凝能量可以根据阻抗判断组织类别可以根据阻抗判断组织类别可应用神经刺激判定穿刺针是否到位可应用神经刺激判定穿刺针是否到位穿刺针极细,组织损伤小穿刺针极细,组织损伤小微创、安全、简单、易于掌握微创、安全、简单、易于掌握无手术瘢痕,可重复治疗无手术瘢痕,可重复治疗五、臭氧的作用五、臭氧的作用臭氧主要取其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很强的氧化作用,臭氧能臭氧主要取其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很强的氧化作用,臭氧能够迅速氧化分解椎间盘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且作用够迅速氧化分解椎间盘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且作用时间较快,使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被氧化后体积缩小、固缩,时间较快,使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被氧化后体积缩小、固缩,减少椎间盘内的张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而减轻或解除患者减少椎间盘内的张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而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症状。的疼痛症状。另外,臭氧还具有抗炎、镇痛、另外,臭氧还具有抗炎、镇痛、抑制免疫反应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等作用,这些作用给治疗疼痛带来较高的临床疗效。这些作用给治疗疼痛带来较高的临床疗效。六、六、射频与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适应射频与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适应症症适应症适应症影像上有颈椎间盘突出,且与临床体征相符。影像上有颈椎间盘突出,且与临床体征相符。神经根症状明显,持续神经根症状明显,持续22个月,保守治疗无效。个月,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