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的理论湿性愈合的理论湿性愈合的理论湿性愈合的理论伤口敷料发展现状伤口敷料发展现状及产品技术要求准则及产品技术要求准则伤口敷料发展现状伤口敷料发展现状及产品技术要求准则及产品技术要求准则宋金子宋金子20142014年年77月月1010日日~11~11日日安徽合肥安徽合肥伤口治疗是通过清拭伤口、更换敷料进行的,使用敷料就成为伤口治疗的直接治疗手段。如果连脱脂棉、纱布这样的生产企业都算在内的话,我国有三千多家医用敷料生产企业。一直以来大都在比较低端的脱脂棉、纱布、纱布块等产品上徘徊。近年来,随着国外企业(康维德、3M、康乐保、施乐辉、优格等)的产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在医用敷料特别是高端医用敷料的研发投入上逐渐增加,生产高端敷料的企业虽然仍占少数,总是在不断增加。今天主要探讨功能性伤口敷料、层出不穷的创新材料对保守治疗方法的充实;针对各种伤口(创面),各种不同敷料的适应症;以及各种敷料产品技术要求起草中应注意的问题,集中于下述两个问题: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二.伤口敷料与技术要求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首先是伤口。当身体的各部分或器官受到各种不同伤害性的打击或压迫时所导致的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害,即为伤口。形形色色的伤口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伤口处理的发展简史•自人类文明开始,就有伤口的问题。•18世纪之前尝试使用各种天然物品来处理伤口。•中国古代亦有很多草药配方用来帮助伤口康复。•18世纪末发现微生物,消毒液开始出现,而抗生素的发明减少了伤口的感染。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18世纪末,伤口处理以干性愈合为主,敷料都只有纱布、棉花和布料之类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G.Winter的(湿性愈合理论)可算是现代伤口护理的里程碑。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干性愈合的方法•传统观点认为伤口愈合需要干燥环境,有大气氧可促进愈合。•优点:伤口干燥、脱水、结痂,防止发生细菌感染;•缺点: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患者疼痛,敷料与创面粘连,更换敷料时再次性机械损伤。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湿性愈合的理论•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诞生有2个重要发现标志•1958年:Orlando发现水泡完整的伤口比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1962年,英国皇家医学会Dr.G.Winter在动物实验猪身上中首次证实,在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下的2倍!(湿润且具通透性的伤口环境使愈合过程明显加速)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伤口透气”——陈旧的伤口愈合观念•伤口愈合需要氧气作用•人类对氧气的利用需要血红蛋白的氧和作用•大气氧不能直接被伤口所利用。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关于“痂皮”•痂皮的正面作用是:屏障保护作用•痂皮的负面作用是明显阻碍伤口的上皮化过程易导致痂下积脓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2008年8月,FDA在新颁布的作业指南中特别强调: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湿性愈合的定义:利用伤口敷料,用密封或半密封的方法保持伤口局部湿润。•湿性愈合的特点:•保持、促进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释放减轻疼痛;•保持湿润,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敷料不与新生肉芽组织粘连,避免更换敷料的再次机械性损伤。一.伤口敷料的发展与分类理想敷料的功能:•保持伤口周边皮肤的干燥•维持伤口基部的湿润•吸收过多的渗液•填补死腔,避免渗液堆积引起感染,或形成浓疡•清除坏死组织及渗液•提供保护环境,避免细菌侵入•具有良好的弹性,同时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固定、止痛、止血的效果•清创作用:加速伤口渗液中酵素分解坏死组织•不应与伤口过分粘合,以免更换敷料带来二次损伤•控制气味•提供有效的PH值:促进HB和氧的结合与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