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住宅产业化与 PC 结构体系 1、 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 ”住宅产业化”、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很多人常常将这几个概念混淆, 下面有必要先理清三者的不同内涵和意义。 1.1 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指根据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 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 构配件生产工厂化、 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并逐步采纳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建设速度,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工业化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出现的一个概念, 最早能够追溯到 18 世纪 60 年代, 当时工业革命对纺织、 汽车、 造船等工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大工业的崛起, 以及城市进展和技术进步, 建筑业的进展受到了深刻影响。20 世纪初, 欧洲兴起新建筑运动, 主张建造房屋应该像制造机器一样, 采纳标准构件, 实行工厂预制、 现场机械装配, 从而为建筑业转向大工业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欧一些国家急需解决住房荒, 但劳动力严重不足, 因此推行了建筑工业化并取得了成效。中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讨论建筑工业化。1956 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进展建筑工业的决定》指出: ”为了从根本上改进中国的建筑工业, 必须积极地、 有步骤地实行工厂化、 机械化施工, 逐步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 逐步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经过 20 多年的实践, 进展了建筑标准化, 建立了工厂化和机械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在一些大中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市, 因地制宜地进展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建筑体系, 并逐步向全面建筑工业化的方向进展。在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统计的 1982 年新建的住宅建筑中, 采纳工业化建筑体系的比重北京市高达 70%左右, 不少城市在 20%以上。 1.2 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住宅产业, 实现以工业化的建造体系为基础, 以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的标准化、 通用化、 模数化为依托, 以住宅设计、 生产、 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以节能、 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提升住宅的质量与品质, 最终实现住宅的可持续进展。 住宅产业化的理念最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由日本提出, 为了迅速制造出质优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