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教学理念与目的: 1、教学理念: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激发学生永不停息的思考,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定位,主动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 2、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能力方面:在特定的道德场景讨论和思考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形形色色的道德矛盾和冲突、各种各样的道德难题和挑战,有正确的道德立场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学生自觉实践使学生能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自觉践行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 高 道德境 界 。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和道德的涵义。 2、教学难点:道德学习的关 键 是将 道德知识转 变 为道德行为,也 就 是如 何 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方法 与手 段 1、案 例 分 析 法 :利 用特定道德场景分 析 探 讨、多 媒 体辅 助 教学,试 图 消 除 以往 思想政 治 课 中存 在的枯 燥 无 味 现象 ,同时 利 用多 媒 体进行直 观演 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引 发学生向 内自我观照 ,促 进学生对知识的掌 握 。 2、实践活动探 究 法 :引 导 学生通过创 设 情景等 活动形式 获 取 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 立探 索 性 得 到了充分 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 能力。 2 3、 集 体 讨 论 法 :针 对 现 实 的 道 德 问 题 ,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集 体 讨 论 , 促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中解 决 问 题 ,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的 能 力 。 采 取 课 堂 讲 授 、 场 景 呈 现 、 课 堂 讨 论 、 实 例 分 析 、 多 媒 体 演 示 相 结 合 的 教 学 手 段 。 四 、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节 道 德 及 其 历 史 发 展 课 程 导 入 ( 10 分 钟 ): 小 悦 悦 事 件 再 次 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