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C语言代码和C++代码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C语言代码和C++代码_第1页
1/17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C语言代码和C++代码_第2页
2/17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C语言代码和C++代码_第3页
3/17
实验三 使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1、实验目的 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2、实验内容 (1) 用C 语言分别实现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alloc( )和回收过程free( )。其中,空闲分区通过空闲分区链来管理:在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2) 假设初始状态下,可用的内存空间为640KB,并有下列的请求序列: •作 业 1 申 请130KB。 •作 业 2 申 请60KB。 •作 业 3 申 请100KB。 •作 业 2 释 放 60KB。 •作 业 4 申 请200KB。 •作 业 3 释 放 100KB。 •作 业 1 释 放 130KB。 •作 业 5 申 请140KB。 •作 业 6 申 请60KB。 •作 业 7 申 请50KB。 •作 业 6 释 放 60KB。 请分别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块 进行分配和回收,要 求每 次分配和回收后 显 示 出 空闲分区链的情 况 。 程序代码——C 语言实现 #include #include struct node //空闲分区链结点 的定 义 { node *before; node *after; int size; int address; int state; }; node L; struct usenode { usenode *next; int num; int add; int size; }U,*n; void Init() //空闲分区链的初始化 { node *p; p=(node *)malloc(sizeof(node)); p->before=&L; p->after=NULL; p->size=640; p->address=0; p->state=0; L.after=p; L.before=NULL; L.size=0; U.next=NULL; n=&U; } node *search(int a) { node *p=L.after; if(p==NULL) { printf("没有空闲的区域!"); p=NULL; return p; } else { while(p!=NULL && a>p->size) p=p->after; if(p==NULL) { printf("没有找到合适的空闲空间!"); p=NULL; return p; } else return p; } } void recovery(int a,int b) //内存回收算法 { node *c,*s,*r=L.after; node *d=L.after,*e; usenode *k=U.next,*h=&U; while(k!=NULL && a!=k->num) { h=k; k=k->next; } if(k==NULL) printf("没有找到这样的作业!"); else { h->next=k->next; if(h->next==NULL) n=h; } while(r!=NULL) //若回收得到的空闲块的前方有空闲块合并此空闲块 { if(k->add==r->address+r->size) { r->...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C语言代码和C++代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