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学简答.tx t 1、在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内涵是什么? 答:(1)从主题上看,它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从事的劳动。例如现役军人的军工劳动,罪犯、劳教人员和战俘的劳役劳动,家庭成员的家务劳动,个体劳动者和合伙人的劳动,职工以公民身份所从事的社会义务劳动都不属于我国目前法律所调整的老公关系所指的劳动。 (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2、简述劳动关系的本质。 答: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3、简述劳动关系中雇员的含义。 答:一般包括: (1)雇员是被雇佣的人员; (2)雇员是在雇主管理下从事劳动的人员; (3)雇员是以工资为劳动收入的人员; (4)法定某种或某几种人员不属于雇员,如公务员、军事人员、农业工人、家庭佣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4、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 答:劳动关系的特点: (1)个别性与集体性 (2)平等性与隶属性 (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5、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有哪些? 答:(1)经济环境 (2)技术环境 (3)政策环境 (4)法律和制度环境 (5)社会文化环境 6、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 (2)资方或雇主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的直接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3)劳资矛盾的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面,集体谈判制度得到确认。 (4)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7、冲突的制度化时期的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该时期的劳动关系受重大历史事件影响较其他时期更为明显。 (2)政府进一步放弃了原来的不干预的政策,不但加强了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而且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宏观调控。 (3)企业的管理方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客观上缓和了劳动关系紧张状态。 (4)该时期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 8、成熟的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调整手段相当完备,立法体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