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 17〜18 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 12 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 31 天,小月有 30 天,二月有 28 天或 29天,在观察和探索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大月小月的排列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可能是 365 天也可能是366 天。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简单归纳等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3•通过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德育。教学重难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记住大、小月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的年历卡、黄色和蓝色的彩笔各一枝、统计表一张。设计思路:本节课利用猜谜游戏导入新课,接着提出问题: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整节课给学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间,如:从“是什么”引向“为什么”,有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后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填写表格汇总对比从而自主发现疏理年月日相关知识;合作交流讨论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等。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操作、计算、游戏的一系列数学活动中,从对年月日零散的认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逐步建构起系统化、条理化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计算全年天数、圈纪念2日的活动、生活中运用年月日知识等数学活动,有效巩固新知,培养数学情感,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入新知猜谜游戏:一个宝宝真稀奇,一身穿有三百多件衣。每天要脱一件衣,脱到年底剩下皮。猜一种用品?(日历)提问: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年月日,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设计意图:以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二、引导发现,探究新知1.提问: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大家知道的真不少,那么,关于年月日你有什么疑惑吗?生 1:一年为什么是 12 个月?生 2:为什么有的月份是 31 天,有的却是 30 天?生 3:为什么 2 月的天数最少,有时 28 天,有时 29 天?生 4:为什么有时一年是 365 天,有时却是 366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