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发展与高层建筑良性互动机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代高层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浅析1现代的高层建筑已经不是什么空想了,虽说不是高耸入云,但也到了站高处不胜寒的地步了。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大气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物种消失、城镇膨胀带来“城市商”等全人类的生态危机,自然界给人类的惩罚迫使人类回归大自然。因此人类围绕生态平衡产生的整体观点、共生观点、发展观点等均相继问世。图(1)高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到日趋完善成熟并不是孤立、偶然的。它同其它事物一样源于社会,接受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城市化、高技术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它的巨大期望和迫切需要。由于城市人口日趋集中,用地逐渐紧张,地皮日趋昂贵,城市房屋建设向高空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所以如何去构建城市发展与高层建筑良性互动机制就成为现代城市规划者一项重大的任务如何胜任这任务呢,需要我们充分了解高层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建设的几个误区1.1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在大都市是必要的,在其他一些中小城市建高层建筑却值得商榷首先,高层建筑造价和维护费用高,而城市和治理的用钱方面多,大量的高层建筑必定使建设顾此失彼。其次,高层建筑的能耗高,在当前和将来的一段时期内,能源供给价格低廉、数量不限,似乎没有任何降低能源消费的必要,但强烈的危机是存在的。如何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能源,以满足技术有效性和生态持续性的要求,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第三,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层建筑里,由于与大自然的阳光和空气接触较少,容易对人图(2)的身体和生理造成伤害,如鼻炎、哮喘、头疼和神经衰弱等。第四,某些高层建筑片面追求层数,除了设备、楼梯、电梯间外,使用房间没有几个,利用率不高。第五,有些高层建筑主体占地面积不大,但裙房占地面积不小,失去了高层建筑的意义。第六,高层建筑遮挡阳光,很多又有玻璃幕墙,对周围建筑和街道影响很大。第七,高层建筑的窗户大部分是全封闭的,采光和通风全靠能源供给。虽然一些建筑师在设计符合生态原则的高层建筑方面做了很多努力,2但效果却不尽人意。1.2城市广场目前大、中、小城市争建城市广场,甚至一些县城也建起了广场,这应该是好事,但是笔者认为从建造美好的生态环境考虑,应该主要建花园而不是建广场。广场是群众集会活动的场所,不宜多建。有些城市建造很多广场,并视此为政绩和形象工程。这些广场内大片土地满铺花岗石和便道砖,再加一些雕塑、喷泉、椅凳、阶台,绿地所占面积很小。其中喷泉造价很高,浪费大量水资源且管理维护相当困难。开始落成时摆满了鲜花盆景,远看确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过一段时间花木就枯萎了,灰蒙蒙的一片,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很多广场对改善城市环境没带来什么好处,时间长了被小贩占领,跑车走马、叫卖吆喝、乌烟瘴气,冬天尘土、夏天稀泥,反而破坏了城市形象。而花园应该是只有若干条小径,其余都是花圃和草地,还可适当种些矮灌木,小雕塑可有可无,大雕塑尽量设有,建花园不要气魄只要气氛。2高层建筑空间环境策划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改造者。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产物,是由空间系统(建筑空间和开朗空间),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筹组成的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在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历史、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城市形态可见的物质形体环境和不可见的精神环境。城市环境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环境质量也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已经确立了重要的地位。环境设计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的原则,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要求。环境的允许限度和各环境因素本身的生态规律,将其妥善组织,有机构成,进而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出一个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的多维的环境空间,其核心问题即协调人——建筑——环境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在人为环境中,建筑环境起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