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科教处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园艺处江苏省财政厅农发办苏农开科函[2011]2号关于做好2011年度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选项入库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市、县(市、区)开发局、农委(农林局)、财政局:为进一步加强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库质量,现就2011年度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选项入库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项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现代高效农1业发展为重点,适应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全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注重保护性开发,促进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二、选项原则(一)坚持集中投入,实行连片开发。按照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要求,围绕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单个项目的地块连片且具有一定规模,建设面积在1000亩以上或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投资规模较大的县要有1至2个面积不低于2000亩(苏锡常三市不低于1500亩)或总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的重点项目。(二)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照《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当地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等优势,突出优质果品、名优茶叶2花卉苗木、生态观光、特色蔬菜、草食畜禽(包括林茶果园围网养鸡)等六大产业,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宜的名优新品种,调优产业结构加强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扶大扶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控制丘陵山区发展奶牛、肉牛养殖。(三)扶持市场主体,带动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入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含以农地入股组成的合作社,下同)申报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项目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必须有承担项目的基础和实力,要将带动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和立项的首要条件,企业申报项目要与农民签订有效的土地流转合同,采取多种方式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运作规范,能积极带动成员生产、销售。(四)依托科技进步,提高项目效益。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科技示范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引进和推广相对成熟、档次较高的新品种,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以科研院所为依托,3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丘陵山区开发的科技含量,提升开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开发效益。(五)实施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集约利用丘陵山区自然资源,坚持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牧则牧,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及化肥使用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丘陵山区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三、主要建设内容(一)水利措施。着力加强拦水坝、环山沟、蓄水池、深水井、灌溉泵站、电力线路及配套等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使用低压管道灌溉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排水系统主要建设排洪沟渠,为了防冲保土,可采用衬砌渠道,并完善桥、涵等配套设施建设。(二)农业措施。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根据种植需要,采用棚架、防4虫网及防霜冻等设施栽培,提高种植效益。对应时鲜果、茶叶、蔬菜等项目,相应支持配置产品加工、包装及冷藏等设备。(三)田间道路工程。推行主干道路硬质化,路面净宽不小于3.5米,其他路段以砂石路为主,休闲观光项目区部分观光人行道可提高路面建设标准。项目区主干道路要与农村通达工程衔接,实现项目区道路畅通。(四)林业措施。项目区道路两侧设置防护林网,要选种适合本地种植的耐旱、耐瘠薄的景观树,达到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的要求。(五)科技措施。依托国家级及省级农业院校、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