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2005年11月制订)》的通知文件编号:浙大发教(2005)112号发文日期:2005-11-10浙大发教〔2005〕112号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2005年11月制订)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2005年11月制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浙江大学二○○五年十一月十日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建设和维护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严肃考纪,端正考风,使考核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1号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教财[2005]10号),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指导、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第三条考核工作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重要内容,应坚持公平、公正、诚实、严谨的原则。凡属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应当进行学期考核,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应当进行考核。第四条学校实行补考制。课程考核不及格者有1次补考机会。第五条凡本校在籍的本科学生必须参加所修课程(含实践环节)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成绩,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第一章考核组织工作第六条考核工作由教务处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依照本办法和学校相关规定进行组织和协调,各院系依照本办法、教育教学计划及相关规定组织实施。第七条各院系主管领导要认真抓好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期末考核前应召开院系领导、任课教师、班主任、监考人员和学生等会议,以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八条考核时间依据当学年校历安排,具体时间由教务处排定。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更改。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须经有关院系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并报教务处批准后,由教务处统一调整。第九条考核组织(一)以课程教学班为单位,按照学生隔位就座的原则安排考场。(二)监考人员由各有关院系负责安排。主监考原则上由任课教师担任。学生人数在80人以内的考场,应安排2人监考;80—120人的考场,应安排3人监考;120人以上的考场,应安排4人监考。院系教务管理部门向监考人员发出监考书面通知,明确监考任务。(三)监考人员排定后不得擅自变更。因故确需变更或由他人代替时,必须事先征得所属院系教务管理部门同意。无故不到或迟到者,按教学事故处理。第二章考核方式与命题第十条考核方式(一)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性质和考核内容由相应任课或命题教师统一确定。一般可采取笔试、口试、机试、实践操作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二)在满足考核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教师结合课程实际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应避免不结合课程实际而照抄照搬一些所谓的标准化测试等考核方式。第十一条试卷命题(一)课程考核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命题。注重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题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二)考核范围广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应努力创造条件,推行教、考分离;考前组成命题小组,负责试卷的组卷工作。(三)试题的覆盖面要广,题型结构要科学,题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力求使试卷有良好的区分度。(四)考试应准备考卷和备用卷,其难度和覆盖面应基本一致,两套试卷中应避免有重复题目。命题时,每份试卷需提供其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五)公共基础课由相应课程指导委员会或课程组组织命题,其他课程一般由开课学院的系(所)组织命题。课程考核命题工作一般应在考核前两周完成。第三章试卷管理工作第十二条试卷格式(一)试卷采用全校统一制定的试卷卷首样式印刷,注明考核课程名称、学年学期、考核所需时间等信息,并注明是否闭(开)卷、允许携带的用品等信息。(二)试卷要求字迹清晰、图形准确,无漏页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