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各种“征象”综合 01、视神经轨道征: 表现:在增强的横断面视神经 CT 或脂肪抑制的 T1 加权磁共振图像上最明显. 在这些图像上,视神经表现为相对于其两侧强化的视神经鞘的条状低密度(信号)带. 解释: 视神经轨道征最常用于描述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鞘脑膜瘤常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视神经鞘增厚.当注入增强剂后,视神经在 CT 或 MR 图像上表现为非强化的低密度(信号)线样结构,被周围强化的脑膜瘤包绕.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产生类似轨道的征像,其两条轨道即被低信号的视神经分隔开的肿瘤的两部分.在冠状面上表现为炸面包圈样结构.当肿瘤发生线样钙化时,该征像在非增强 CT上也可看到,但不如增强 CT 者常见. 讨论: 轨道征用于鉴别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无论何种生长类型,都与视神经紧密相连,因而肿瘤与视神经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表现为视神经-鞘结构均质性增大,没有可分辨的低密度视神经结构. 视神经鞘脑膜瘤起源于沿视神经鞘的蛛网膜上皮细胞,早期于硬膜下生长,包绕视神经,而不侵犯视神经,沿视神经生长,位于眶内、视神经管内、颅内视神经管开口者都可具轨道征表现。于增强 CT 表现为 a) 视神经低密度,b)脑膜瘤组织肿块样高密度,c)与视神经邻近的平行线样高密度增强区 。 轨道征并非特异性征像,也可见于其他眶内疾病,如眶内炎性假瘤,视周神经炎,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视周出血等,均需注意鉴别. 02 脑膜尾征, 白质塌陷征 这是脑外肿瘤,特别是脑膜瘤与脑内肿瘤相鉴别非常重要的两个征象 增强冠状面示白质坍陷征(箭头)及脑膜尾征(三角)。 Gd-DTPA 时,脑膜瘤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呈短、细规则的条状高信号的强化影,此即脑膜尾征。其形成原因可能与脑膜瘤长期刺激压迫邻近的脑膜,造成脑膜充血有关;也可能为脑膜瘤直接侵犯脑膜所致。脑膜尾征并不是脑膜瘤所独有的征象,只要病变侵犯或长期刺激脑膜均可形成脑膜尾征,如脑膜转移瘤、神经瘤等。白质塌陷征可理解为脑外肿瘤对脑实质的推移压迫。另外其它一些脑外肿瘤的特点还有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腔增宽或脑沟、池内异常占位影等。 03 剪影征 边缘轮廓征(silhou ette sign 剪影征,边缘掩盖征):叫法很多,用法也不少,但是实际应用得比较多的是右中叶和左舌叶病灶的判定。 1、右中叶、左舌叶炎症的时候,常规后前位胸片上可使心缘模糊。如果心缘清楚的话说明病灶在心后下叶肺组织。 2、病灶如果位于上叶前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