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年)委托方:蚌埠市城乡规划局承担方: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所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57)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4年12月项目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刘锋院长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付林所长教授项目组成员:姓名职务职称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规划设计研究所李永红高级工程师、注册设备师冯丽洁工程师韩晓利工程师陈春寅助理工程师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涛所长工程师、注册规划师刘杰工程师、注册规划师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文本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第二章热负荷ﻩ4第三章城市供热能源结构分析..............................6第四章热源规划...........................................7第五章供热管网系统ﻩ11第六章热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14第七章环境评述ﻩ15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ﻩ16第九章规划实施..........................................17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文本第一章总论第1条规划背景蚌埠市中心城区现有供热热源结构不合理,热源效率不高,同时工业蒸汽的需求发展很快,工业蒸汽管线的架空敷设与城市快速、高标准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对采暖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存在天然气采暖、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电采暖等多种供热方式,民用供热是否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及是否采用蒸汽供热管线都需要做深入研究。为促进蚌埠市供热的合理有序发展,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供热方式,并通过规划控制的形式,为热电联产项目及热网建设预留建设用地和规划路径。第2条规划范围本供热规划范围为蚌埠市中心城区及沫河口镇、马城镇、新马桥镇-曹老集镇组团。至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总人口数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以内;沫河口镇规划人口19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8平方公里;马城镇规划总人口12.2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36.44平方公里;新马桥镇-曹老集镇组团规划人口43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5平方公里。第3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第4条规划原则(1)与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2)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实可行;(3)综合考虑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连续性,充分考虑现有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和热力管网)改造、调整的过渡性和可行性;(4)蚌埠为非强制采暖地区,以工业供热为主,以民用供热为辅;(5)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贯彻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现状与规划相结合,-1-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文本尊重历史和现状,着眼未来;(6)集中供热区域以热电联产供热方式为主,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为辅,城市热网难以达到的地区采用电驱动热泵、天然气锅炉等清洁能源分散供热方式;在非采暖季充分利用管网及热电厂资源,实现部分建筑制冷和生活热水,不断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普及率;(7)综合考虑供热规划的经济性、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第5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国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中国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6)《城市供热规划技术要求》(建设部、国家计委1995)(7)《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8)《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9)《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T104—2014)(10)《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计基础[2001]26)(11)《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1(12)《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4)《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