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中单位价值较高、应用期限较长,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的劳动材料,其价值通过应用的磨损逐渐转移到产成品价值中去,并通过销售收入收回。固定资产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必不可少的,是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实力的反响,企业常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的把持或粉饰来达到其目标。固定资产信息反响的作假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应用人对企业预测和决策的断定。 一、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法重要有: (一)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不符合规定标准 根据财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构成是:应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经营重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2 0 0 0 元以上,并且应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构成固定资产,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列作低值易耗品。 在工作中存在着未按上述原则和标准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问题。 有的企业将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列作固定资产,有的企业将属于固定资产的物品列作低值易耗品。造成核算上的混杂不清。也造成了二者的价值在向生产经营成本、费用转移形成和程度上的不合规、不合理。 企业为了增长成本、费用,将符合固定资产的物品划入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为了减少当期成本、费用将符合低值易耗品标准的物品划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延缓其摊销速度。这种混杂划分标准,还会导致资产结构的变更,使固定资产与存货之间产生此长彼消的关系,使会计信息产生错报,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二)固定资产分类不正确 固定资产可以分成七大类。 ①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②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③租出固定资产; ④不需用固定资产; ⑤未应用固定资产; ⑥土地; 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企业对固定资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一般企业多采用按经济用处和应用情况分类。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正确与否重要涉及到企业对哪些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以及折旧费用的列支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企业费用与成本的盘算,财务成果的断定与盘算所得税的根据。 (1 )将未应用固定资产划入生产经营应用的固定资产之中,会增长当期的折旧费用,使生产费用上升,还会导致固定资产内部结构产生变更,虚增固定资产应用率,给信息应用者以假象,使管理者做出毛病的决策。 (2 )企业将采用经营租赁方法租入的固定资产与采用融资租赁方法租入的固定资产混为一谈,以达到降低或进步折旧费用,从而人为调剂财务成果的目标。对企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