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庄四大案例模式及案例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市民农庄的发展在国内外有着典型的发展模式和实例,绿维文旅通过对意大利托斯卡纳度假农庄:政府支持型的发展模式;法国专业农庄:非政府组织引导型的发展模式;德国市民农园:田园梦想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有机农庄:社区支持农业CSA 模式等实例分析,为当前市民农庄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一、意大利托斯卡纳——度假农庄:政府支持型的发展模式图片来自网络1、农庄概括托斯卡纳的农庄一般为私人庄园,主要为游客提供居住服务,辅以游泳、骑马等休闲活动服务。与一般的便捷酒店相比,农庄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历史性:在政府农村改造计划后,人们把原本破旧的别墅、农舍、磨坊、修道院翻修为农庄;乡土性:多使用天然材料与乡土元素进行建造装饰。农庄内提供乡土生活的基本家具设施,多数农庄无豪华装饰与设备;体验性:提供家庭生活必备的设施与个性化的休闲娱乐设施,游客按家庭日常居所的方式度假,不被房主打扰;租期:一般租期较长,主要满足较长时间的度假需求。租期以“周”为单位。传统建筑的乡土改造使得每个农庄都具有历史唯一性,并在不自觉中构筑出传统“意式生活”的基础环境与氛围。而较长的租住时间与不被打扰的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像当地人那样生活”的深度体验式度假。2、发展模式:政府支持在托斯卡纳,农业旅游是国家应对城市化的一种政策,是农村地区发展的一种策略。政府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农业旅游进行顶层设计,并对农业旅游的主要载体农场进行操作层面的详细规定。在农业与旅游的顶层设计中,官方有意控制农业旅游发展的规模,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1989 年,在国家层面颁布了《农业旅游发展保障法》(1989、2002、2009三次修订),明确了农业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确定了农业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与农场主职责、权利,规定了农业旅游发展的方式与步骤,界定了农业旅游发展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政府通过专门网站提供托斯卡纳地区农业农庄(农场)及各种旅游路线信息。托斯卡纳地区农场网站的设计与内容如下:二、法国——专业农庄:非政府组织主导下的农庄旅游发展模式图片来自网络1、农庄概况20 世纪 70 年代,法国城市居民兴建“第二住宅”,农庄旅游业兴起。旅游活动给法国农民带来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 1/4。法国农庄最突出的特点是专业化,即农庄将耕种、收获、运输和供应等工序交给农庄外的专业企业来做,使农庄从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