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一、 国外文化创意园区类型与发展模式解析 1. 国外文化创意园区类型 (1)产业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积极的外形、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基础而建立,其独特之处在于“工作室效应”和“创意产品 的差 异 ”。 (2) 机 构 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产权 转 让 和象 征 价 值 为基础而建立,其基本 特征 是有 正 规 机 构 ,并 将 产权 和商 标 分 配 给 受 限 制 的生 产地区。 (3)博 物 馆 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网 络 外形和最 佳 尺 寸 搜 寻 为基础而建立。园区通 常 是围 绕 博 物 馆 网 络 而建,位 于具 有 悠 久 历 史 的城 市 市 区。其本身 的密 度 能 造 成 系 统性 效应,吸 引 旅 游 观 光 者 。 (4)都市 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信息技术、表演艺术、休闲产业和电子商 务为基础而建立。通 过使用艺术和文化服务,赋予社区新生 命以吸 引 市 民,抵抗工业经济的衰落,并 为城 市 塑造 新的形象 。 2. 国外文化创意园区开发模式 由于园区自身 特点的不同与现实因素的制 约,目前学术界对于园区的形成 因素尚未形成 统一的提法,但是纵观 国外知名园区的发展经验,大致可将 文化创意园区的形成 模式归纳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市 场主导型模式、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及英国为代表的“一臂之距”模式。 1956 年,美国人乔·曼 库 首 次 提出 了 “孵 化器 ”的概 念 ,并 在纽 约成 立了 第 一家 企 业。从1980 年到2001 年期 间 ,美国的创意产业园区数 量 从12 个 迅 速 发展到 900 个以上。这些文化创意园区基本以市场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资本自由流动,政府不对文化产业的具体规划进行过多参与,不同文化产业园区间分工明确, 注重集群效应,其中诸如纽约 SOHO 区、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好莱坞电影产业园区已成为世界文化创意园区的典范。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开始改革,提出“设计韩国”战 略 ,把文化创意产业视 为 21 世纪 最 重要 的产业之 一 。1998 年,韩国提出“文化立 国”的方 针 ,将 文化产业定 位21 世纪 发 展 国家 经 济 的战 略 性 支 柱 产业予 以大 力 推 进。因此,韩国文化创意园区大 多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地方 予 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