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概论形成性考核任务1主题: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政务。(100 分)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 章的内容。2.熟悉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模式。3.明确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时代变迁、政府改革和技术进步密不可分。4.以大数据时代和电子政务为主题选取具体的题目展开讨论,如大数据时代下电子政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下电子政务的新发展等,也可选择与大数据时代和电子政务相关的其他题目展开讨论。5.组成5—8 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任务。6.小组讨论采取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作业包括两部分内容:(1)个人讨论的提纲;(2)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共识。7.每一位学生都要联系实际准备不少于 500 字的个人讨论提纲。8.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不少于 300 字的小组共识。9.联系实际的个人讨论提纲(包括联系实际的例子和个人发言的提纲)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60%,由学生自己完成。10.小组共识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40%,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形成共识完成文字稿后,各小组成员分别誊写(后附参与讨论的小组成员名单,无名单的视为未组织讨论,各小组成员的小组意见的成绩为0分)。11.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小组意见给每一位学员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联系实际的例子及个人发言提纲:(60 分)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共识:(40 分)在全球大数据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电子政务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的关键转型期。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是电子政务领域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大数据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诞生大数据的应用和技术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诞生的,其产生可追溯到 2000 年前后。当时互联网网页爆发式增长,每天新增约 700 万个网页,到 2000 年底全球网页数达到 40 亿,用户检索信息越来越不方便。谷歌等公司率先建立了覆盖数十亿网页的索引库,开始提供较为精确的搜索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效率,这是大数据应用的起点。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崛起,这种创新的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在电子商务、定向广告、智能推荐、社交网络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目前对大数据还没有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数据量很大、数据形式多样化的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