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_第1页
1/2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_第2页
2/2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_第3页
3/22
国 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一)传统音乐 1、刘赤诚(古琴艺术) 刘赤诚,男,1938年12月生,中国古琴各大派系中之“诸城派”第三代代表传人。 出身于艺术世家,五岁即承庭训,从其父—著名国画家、古琴家刘嵩樵习琴,8岁已登台演奏。后受业于诸城派始祖王燕卿其入室弟子徐立荪宗师门下,继承了该派全部曲目,尽得艺术精髓。青年时代已驰誉琴坛。 在长达六十余载的操缦生涯和艺术实践中,立足传统,忠实本派,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琴旨高蹈,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荡吟等新的演奏技法,极大强化发展了诸城派古琴演奏艺术的内涵,使具有山东典型地方音腔的琴曲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演奏洒脱开张,沉雄茂密,形神并重,风格浓郁。 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经常接受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专访报道及电视播出。几十年来,为我国古琴音乐遗产的研究、整理、继承和发扬,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二)传统舞蹈 1、冯国佩(蚌埠花鼓灯) 冯国佩,男,1914年8月15日生,他的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家族式的,一代代传下来的,到冯国佩这一代已有四代玩灯的历史,其祖父、叔父以及冯姓家族的许多人都是玩灯的名手,并各有特点,冯国佩自幼喜爱玩灯,在二叔、三叔的教授下,他20岁时便以扮演“兰花”的惟妙惟肖、脚腿功夫出名而饮誉乡里,被冠以“小金莲”。 冯国佩艺术特点主要是: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在《抢扇子》、《抢手绢》、《新游春》等节目里,他塑造的女角“兰花”秀丽中含端庄、娴静里有活泼、温柔中露风流、腼腆时藏幽默,既典雅又不失质朴。其动作特点是潇洒大方、灵活、流畅、舞台调度开阔。冯国佩在继承中创新,他独创了“斜塔”、“野鸡溜”、“大拐弯”、“雁落沙滩”等一系列舞蹈动作。 几十年来,他先后多次赴北京、合肥教授花鼓灯,传播花鼓灯种子,门下弟子何止三千,其中大多数同志已成为著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舞蹈教员。如今,冯国佩的家乡冯嘴子有专门的花鼓灯班子,花鼓灯在该村的传承率达到80%。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专家在考察后认为,冯国佩是花鼓灯的梅兰芳,冯嘴子在整个花鼓灯的传播领域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是花鼓灯保护价值最高的生态播布区。至今,仍有中央文艺院团的演员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