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试题与答案 《中国近代史》试题 (第 1 套)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 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鸦片战争后,————————————的矛盾乃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3、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除加重捐税,广开捐输外,还实行 制度进行搜刮。 4、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利者。 5、 在《校邠庐抗议》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6、洋务派在北洋设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由崇厚建立的 。 7、19 世纪 70 至 90 年代,以 形式举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 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8、1885 年 3 月的镇南关大捷,导致了法国 内阁的倒台。 9、 是 19 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10、 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1、 风潮在 1911 年演变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 三部分内容。 13、 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 14、中国话剧是由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淑同、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于 年开创的。 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 。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选多选少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属于“清未新政”的内容?( ) A、改革官制 B、整顿财政 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 D、改革兵制 2、下列事件哪些发生在同一年?( ) ① 清末新政 ②同盟会的成立 ③“成都血案” ④《朴次茅斯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中法签定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有:( ) A、公使常驻北京 B、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D、废除公行制度 4、19 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那些历史性变化?( ) 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科举 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5、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 B、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已 C、以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 6、20 世纪初中国出现“负芨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表述正确的内容是( )。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 C、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D、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7、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