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什么结核结节又叫结核性肉芽肿VIP免费

为什么结核结节又叫结核性肉芽肿_第1页
1/11
为什么结核结节又叫结核性肉芽肿_第2页
2/11
为什么结核结节又叫结核性肉芽肿_第3页
3/11
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病(TB)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机体感染M.tb后,感染的发展和转归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和M.tb相互斗争的结果,这种斗争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形成肉芽肿。结核结节(tubercle):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特异性肉芽肿,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诊断意义。何为肉芽肿及其分类:早期病理学家对肉芽肿的描述是干酪样坏死的中央区,周围伴有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多核巨细胞(Langhansmultinu-cleategiantcell),并伴有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围绕。现已表明,除了经典的干酪样肉芽肿外,还有非坏死及纤维化的结构。干酪样坏死肉芽肿在活动性结核和结核杆菌潜伏感染中都存在,非坏死肉芽肿主要在活动性结核患者多见,而纤维化肉芽肿主要在潜伏感染时形成。不同肉芽肿的病理模型:肉芽肿的相关特性:结构多样性:分枝杆菌如M.tb或BCG等感染后,在人、猴、豚鼠、家兔、牛、猪及小鼠等均能形成肉芽肿样结构,但其形态结构却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小鼠上形成的肉芽肿结构异型性较大,其既无干酪样坏死,也不能形成钙化和空洞等;在猪、牛、家兔、猴、豚鼠等动物中能形成较明显的干酪样坏死及钙化的肉芽肿,且以家兔的典型性稍差。肉芽肿的低氧特性:通过对小鼠、豚鼠、家兔及猴的肉芽肿结构的研究,发现在多种结核病模型中,其肉芽肿结构中能形成典型低氧微环境。多个课题组分别发现肉芽肿低氧微环境对M.tb在宿主体内建立潜伏感染及抵御免疫效应细胞的免疫杀伤有重要作用。肉芽肿是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由多种细胞聚集形成的慢性炎症性区域,一直以来,研究者认为肉芽肿是机体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保护性结构,并且能限制细菌在体内播散。2009年,Davis等利用斑马鱼胚胎感染模型,证实了肉芽肿的形成有利于细菌的早期生长和扩散。因此,传统对肉芽肿功能的界定比较简单,考虑到其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及不同形成阶段,肉芽肿的形成到底是有利于保护宿主,还是更有利于细菌的潜伏和持续扩散,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肉芽肿的形成对宿主和分枝杆菌谁有利?肉芽肿的发病因子:细菌中参与肉芽肿形成的因子:目前研究显示,分枝杆菌的RD-1区域作为其毒力因子,能有有效促进肉芽肿的形成,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或RD-1缺失株诱导肉芽肿形成的能力显著降低。也有研究证实了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糖脂成分——Lipoman-nan也能介导肉芽肿的形成。宿主方面参与肉芽肿形成的因子:虽然众多研究认为肉芽肿的形成对宿主限制分枝杆菌的传播有利,但具体宿主的哪些成分参与肉芽肿的形成最初并未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转基因动物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该方向的研究。TNF-α在肉芽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TNF-α在限制细菌播散和对宿主的免疫保护效应中发挥关键作用。有研究发现TNF-α对BCG感染后诱导肉芽肿的形成是必须的,有课题组分别通过TNF-α拮抗剂infliximab及TNF-α受体转基因小鼠,发现TNF-α对肉芽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Fallahi-Sichani等[23]通过多因素模型计算模拟,进一步证实了TNF-α在肉芽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拮抗TNF-α后能导致不规则肉芽肿结构的形成,表明TNF-α在肉芽肿形成过程中对保护肉芽肿的结构及免疫反应的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小结: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后能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其中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形成肉芽肿。肉芽肿的形成是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核肉芽肿的形成是病原体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肉芽肿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扮演了双重角色。从一定程度上讲,肉芽肿的发展和转归决定着结核病的病程和感染的最终结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为什么结核结节又叫结核性肉芽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